杨添驱车来到慈云山。
“阿积。”
“那十万本杂志印好了吗?”
杨添并未直奔服装厂,而是先去了杂志社。
“还有一天差不多。”
阿积答道。
“等杂志印出来后。”
“你就让兄弟们去销售。”
杨添从口袋里拿出一支香烟。
“明白!”
阿积递过打火机。
“对了。”
“去给我拿支铅笔和几张白纸来。”
杨添点燃香烟,说道。
阿积转身离开。
片刻后,他将铅笔和白纸放到杨添面前的桌上。
接下来的半小时,杨添埋头画图设计新款服装。
时间飞快流逝,半小时仿佛一瞬。
设计出几套全新款式后,杨添拿起图纸,驱车前往慈云山附近的服装厂。
服装厂离杂志社不远,仅需五分钟车程。
到达工厂,杨添四处查看,发现这里规模不大,生意冷清,库存寥寥。
这间接表明,港岛的服装行业不太景气。
这对杨添而言是利好消息——对手少,竞争压力小,有助于他开拓市场。
参观期间,几名工人注意到杨添。
“先生,请问您有何贵干?”
一名员工上前询问。
“告诉你们老板,我有生意要谈。”
杨添平静地说。
“先生,请稍等。”
听到杨添的话,店员转身进入服装厂。
片刻后。
“先生,老板请您进去。”
员工再次返回,将杨添引至老板办公室。
“你是这家工厂的负责人?”
杨添打量着办公桌后的中年男人。
“正是。”对方点头回应。
“听说你想跟我洽谈合作?”
服装厂老板发问。
“没错。”
杨添轻点下颌。
“不知您想谈什么样的合作?”
老板继续询问。
“看看这个。”
杨添递过设计图。
接过图纸,老板面露疑惑。
但当目光落在图纸内容上时,他瞬间瞪大眼睛,满是震惊。
“这……这是你设计的?”
老板情绪激动,甚至咽了口唾沫,双手微颤。
作为行业资深人士,他一眼认出,这些图纸均为创新款式,前所未见,极具市场潜力。
“你不用管来源,只要告诉我,你们厂是否具备生产能力。”
杨添直入主题。
“完全可以!”老板坚定回应。
听到杨添的话,服装厂老板毫不犹豫地回答。
确实如此。
他的服装厂规模虽小,但设备非常完备,拥有完整的生产线。
第16章 强烈的占有欲
“那么我们来谈谈后续合作的事宜吧。”
杨添靠在沙发上,跷起二郎腿。
“既然您有意与我合作。”
“我自然不会拒绝。我是王亚东。”
“不知阁下尊姓大名?”
服装厂老板亲自为杨添倒了一杯茶。
“姓杨。”
杨添答道。
“杨先生,您是想让我们工厂负责生产这批服装?”
王亚东问。
“没错。”
“布料供应和服装包装,由你们负责。”
“我只需提供设计图,以及负责销售。”
杨添点头说道。
“这个没问题。”
“不过,合作的利益如何分配呢?”
王亚东直指关键问题。
无论何种合作,利益始终是核心。
“扣除所有成本后,纯利润按三七分成。”
杨添轻啜一口茶,平静地说。
“三七分成?”
“这……是不是有点少?”
“毕竟人工费、布料费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听完杨添的话,王亚东皱眉摇头。
“你得明白。”
“如果没有我的资源,别说三成利润。”
“恐怕你们连一成利润都挣不到。”
杨添神情自若地看着王亚东。
“这一点我清楚。”
“只是……”
王亚东依然觉得三成利润偏低。
“三成已经是上限了。”
港岛的服装市场竞争激烈,不止你们一家。杨添示意王亚东稍安勿躁。
"行,就按三成分成。"
此话让王亚东不再迟疑。
当下,港岛服装行业停滞不前,各厂生意惨淡。若持续如此,恐怕连生存都成问题。
杨添所言有理,王亚东唯有接受。
"好。那你去准备合同。"
"还有,首批货希望能尽早完成。"
杨添放下茶杯站起身。
"杨先生请放心!工厂立刻投入生产。只是图纸上的两款布料库存不足,需前往湾仔采购。"
王亚东点头表示明白。
"你自己安排。只要首批销售良好,后续我会提供更多设计。"
杨添微微一笑。
"明白!"
王亚东认真回应。
三成虽少,但若源源不断有新款式供应,未来定能大卖,这笔收入也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