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们只好搬出南越王:“国主恐怕不会同意。王孙殿下还是与国主商议过后,再行——”
“祖父将出使的任务,全权托付于我,这一来一回耗时多久,你们难道不知?”赵离反驳,“头疾一事拖不得!再说了,谁说祖父不会支持我?”
这下,南越使臣都没法子了。
思来想去,这到底是王孙的一意孤行,汉天子同不同意,还是个未知数……
赵离冷笑:“是啊,那么多儒生,凭什么舍弃家乡,前来人生地不熟的南越?南越占便宜的事,你们还嫌弃,依我看,这个官也别当了,半点也不懂礼。”
使臣们:“……”
他们讪讪的,转念一想,好像是南越国占了大便宜。
可依旧有着一丝不安,如何也说不上来。
翌日天蒙蒙亮,赵离穿戴齐整,深吸一口气,再三检查过后,前往未央宫参加大朝会。
大朝会上,他姿态谦卑,表达了南越国对于延请神医的渴望,还有他个人的请求——
“请汉天子派遣八百儒生,前往南越实施教化之举,以扶持大汉忠诚的藩国!”
……
此言一出,满朝震惊,丞相曹参微微摇头,奉常叔孙通眉心紧皱。
刘越原本亲切的笑容淡了一分,陷入了短暂的思索。
“淳于神医可借,王孙所说的‘以黄金十斤作诊金’,朕也没有异议,只是……”
赵离紧张得握紧双拳,心跌落到了谷底,果然,他还是太异想天开了吗?
都说得不到才是最好的,便是一开始犹疑的南越使臣,见大汉君臣皆是不赞同,原本摇摆的态度,瞬间转为了对儒生的渴望。
他们也急了,恨不能帮着王孙说服天子,奈何嘴笨没文化,只能瞪眼干着急,就在这时,陆贾站了出来。
他就像南越的救世主,浑身散发着一层光芒,继而朗声道:“陛下!臣以为,王孙的请求,足以彰显宗主国的风度,我泱泱大汉,何不帮扶藩属,让南越变得更好呢?”
刘越眯起眼睛看他,叔孙通当即不答应了:“典客卿,你……”
“奉常公勿怪。”陆贾整了整衣领,转头对上叔孙通,“不知奉常公有何高见?”
叔孙通摇头:“算不得高见。”
陆贾气质镇定,面对九卿也丝毫不惧,接下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与叔孙通开展了一场精妙绝伦的辩论。
叔孙通从满面阴沉到若有所思,仅仅过了一刻钟,紧接着,舞阳侯樊哙跳了出来:“俺不同意!”
刘越:“……”
文武百官:“……”
大将军,没说您也要当捧哏啊??
刘越废了好大劲,才保持住了板着的脸孔。
陆贾微妙地顿了顿,满足了樊哙蠢蠢欲动寻找存在感的心,毫不客气地将他驳了回去:“莫非舞阳侯大将军,对南越的态度极不友好?莫非是想忤逆陛下,忤逆高皇帝立下的国策不成?”
两个“莫非”,咄咄逼人,丝毫不惧大将军之威势。满眼崇敬看着老师的赵离面色一变,再次紧张了起来。
樊哙张张嘴,一张脸憋成了猪肝色,最终无奈败退,瓮声瓮气道:“俺没有。”
一时间,大殿彻底安静,再也没有冒出反对声。
“老师……”赵离在心里喃喃念着这两个字,眼角逐渐冒出了泪花。
他望着身前高大的背影,视野不知不觉变得模糊。
此时此刻,大汉的典客卿,与舌战群儒也没有区别了!
第209章
因为陆贾无私的帮助, 南越王孙最终如愿以偿。
经过数次争论与拉扯,最终刘越答应,由典客卿作正使, 率领大汉使团与他们一道离开长安, 随团的不仅有淳于意与他的学徒, 还有八百健康的儒生!
皇帝陛下特意强调了“健康”二字, 差点落下喜悦眼泪的赵离, 不会听不出其中含义。
他按捺住激昂的心情, 连忙俯首:“小臣将尽我所能, 为汉使保驾,也保证他们在番禺的平安, 还请慷慨宽容的陛下放心。”
刘越笑了笑, 没有说话。
文武百官默契地对视一眼, 齐刷刷地望向叔孙通和陆贾,又齐刷刷地收回视线。
番禺?
不, 儒家的野心不止番禺,而是整个南越……
想必王孙很快就会面对不一样的现实, 他们也不会怪他就是了。
……
宣室殿众臣的心理活动, 赵离浑然不知, 他只知道汉朝向南越派遣使团, 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
年轻的王孙心潮澎湃, 迫不及待地想要向老师表达感谢,然而朝会尚未结束——
典客衙署的一把手,也就是陆贾的吉祥物上司出列, 有些为难地开口:“陛下,往日大汉出使匈奴,人数最多的时候, 也不超过两百之数。而今八百儒生,加上神医、典客卿一行……恐有近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