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君臣还没告知于他,南越国为请神医,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既然随侍提醒了他,那他便不能松懈……
等宴席过半,陆贾又朝他敬酒。典客卿好似有些醉了,眯眼看他,醉意熏然地道:“没曾想王孙对礼见解颇深。我与王孙一见如故,着实有缘……不知能否托大,视王孙为半个弟子,将毕生所学教、教给王孙?”
赵离同样喝得晕晕乎乎,闻言眼神暴亮,顾及南越王室最后的矜持,这才没有立马答应。
陆贾紧接着又追问了一遍,赵离当即不住点头:“陆、陆师!嗝,是离之幸……”
因为身份的原因,此时,南越其余使臣离得较远,什么都没听见。
他们虽怀揣着心事,却有一个是一个,全被大汉的美食美酒折服,像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将面前的菜肴一扫而空。
心里惊叹,不愧是他们南越臣服的宗主国……
宴席结束,南越使团皆有不同程度的醉意,如此情境也不适合商谈,于是丞相曹参建议,将真正的谈判挪到了五天后,也好让使团上下,先行逛一逛都城长安。
面前的醉鬼们眼神发直,说不出什么反对的意见。
曹参一笑,南越自然是没有性烈至此的美酒,故而醉得厉害,也是情有可原。
一旁的陆贾也很满意,望着新出炉的半个弟子,眼神温和又慈爱。
同样温和又慈爱地看向弟子的,还有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北平侯张苍。
被他注视着的贾谊问道:“老师,弟子非去南越不可么?”
“读书不能真正明理,需走遍山河大川。”张苍眼神深邃,“昔日我为南阳郡守,你随我一道赴任,才有了你今日的见识,此番作为儒生南下,将会重塑你的根骨,他日成长为陛下所需的朝臣。”
贾谊思考片刻,尚且青涩的文雅面庞浮现出坚决:“弟子知晓了。”
张苍欣慰地点点头,又说:“别忘了给为师和小师妹带点特产。为师偷偷地告诉你,陛下曾经念过什么一年三熟,糖分充足……虽然为师不认得那是什么,但你熟读百卷,想必辨认农家作物,也定不在话下。”
贾谊:“……”
贾谊看向周菱,周菱正啪嗒啪嗒验证她新发明的珠算。
张苍:“为师这是为你好。”
贾谊:“若是寻不到特产……”
“为师如何会有你这样的弟子?”张苍说,“你寻不到,不还有千百个师兄弟么?”
贾谊陡然沉默了,半晌,更为坚决道:“弟子明白了!”
第208章
张苍满意道:“好了, 时候不早了,该休息了。”
又催促埋头书案的小弟子:“验证珠算不急于一时,等时机到了, 我自会和陛下提起。现下该回府了, 你父定然望眼欲穿。”
周菱是个尊师重道的好学生, 便是再不舍, 再想徜徉在算学的海洋中, 也遵从了张苍的话。
她收拾好桌上的纸笔, 婴儿肥的脸上下点了点, 在张苍慈爱的眼神下,和贾谊一前一后地离开。
一路上, 贾谊神色略微沉重, 周菱看他一眼, 过了片刻,又看他一眼。
贾谊便道:“师妹, 你也觉得老师的要求有些困难,对不对?”
周菱:“老师方才说了些什么?”
贾谊:“……”
枉他身负神童之名, 还是会被天然呆打败, 他默默摇头:“没什么。”
……
儒家动员得如火如荼, 眼看就差临门一步, 陆贾当仁不让, 充当了最重要的助攻。
赵离第二天酒醒,就迫不及待地跟随陆贾逛起了长安城。
南越国的使臣还没和自家王孙说上几句话,眼睁睁看着他与大汉典客卿形影不离, 心里十分茫然,茫然之余还有无助。
王孙殿下,您是来宗主国拜师的吗??
无奈赵离是他们的主心骨, 还是使团拿主意的人,他不在,外交也进行不下去,更遑论与大汉讨价还价了。
还是赵离的贴身侍从安抚使臣,说王孙心里有一杆秤,若与这位典客卿打好关系,岂不是更容易达成国主的要求?
这话的确有道理,加上他们昨天糊里糊涂答应“五天后再谈判”,便是再着急,也只好按捺下来,先游览这座汉帝国最为宏伟的城市……
那厢,赵离大开眼界的同时,对陆贾的崇拜已然不加掩饰了。
他们从“礼”深入到儒道根本,陆师句句戳在他心上,激发了他心头的共鸣,不消几天,赵离深深地认定,他喜欢儒家!
儒家的一切理念,仿佛都是为他量身打造的,那句有教无类,简直让赵离目眩神迷,光是代入就激动不已。
陆贾浅笑:“我对南越也有几分了解,却不知王孙如何看待教化一事。若是南越国上下,皆是尊礼守礼,尽孝父母,待君以忠,那些山林野人所造成的纷乱,可还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