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吕雉心尖崽(417)

作者:沉坞 阅读记录

大臣们就“谁参加”“谁领队”,狗脑子都快打了出来。

朝鲜使臣原先还不知道,后来也不知哪个缺德的捅到了他面前,安慰他“放心回国,大汉最强使团会为你保驾护航”,他眼前一黑,战战兢兢地差点晕过去!

之所以打出狗脑子,此事说来话长。

彼时出使的活计,还没有那么吃香,毕竟风餐露宿不说,一不小心还会迷了路,丢了命——具体参考出使匈奴的徐名士徐生。

大汉使团的典型配备,是负责外交的典客衙署出一些人,内宫再出一些人,一般都是皇帝太后跟前的近侍,因为他们能够更好地传达君主的意思。总而言之,极少有青年才俊愿意出使,可自从《远行记》巡演过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谁人心中,没有一个使臣梦?上骂单于,威武不屈,下放北海,忠贞不渝。《远行记》的主角,以极短的时间风靡汉境,成了所有青年人的偶像,冷门的典客衙署,猛然成了众人削尖脑袋也要挤进来的地方。

不管是权贵二代,还是太学学子,仿佛一夜之间变得不怕苦累,期望出使别国,扬名天下!

他们等啊等,盼啊盼,终于给他们等到了。尽管是朝鲜而不是匈奴,是友邦而不是敌邦,但他们不挑,锻炼的机会向来难得,不珍惜是要被雷劈的。

以三公九卿为首的重臣,年纪大了,身子骨吃不消,自然不会争抢出使的名额。但他们有子孙,有家臣,还有庞大的关系网,这一来二去,战火波及到了满朝文武,还有官司打到了未央宫的皇帝案头。

刘越点评:“朕的爱卿有时候还挺活泼。”

赵安:“……”

刘越当然不会理会这样的官司,他是日理万机的皇帝陛下而不是老娘舅,见递到未央宫的奏疏杳无音讯以后,众臣消停了,开始和和气气地内部扯皮,约定就算再生气也不动拳头。

最后名单出炉,领队的人选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是谁呢?

襄侯韩信大力举荐的纵横学派顶梁柱,蒯通。

蒯通原本也是高兴的,他盼这个机会同样很久了,可看到接下来的名单,有长安权二代,军三代,就连带路的向导都是早年战功赫赫的燕国司马,他的笑容渐渐消失:“……”

还有一封韩信恳切的亲笔:“我抢下这个名额不容易,蒯兄,祝远行顺利,一切都靠你了。”

第197章

蒯通觉得自个也不容易。

他盯着“顺风”二字, 心头不好的预感越发浓重,警惕之下,毒嘴一张就要喷人。

这样的使臣团, 他能带好吗他??

襄侯还真是对他有信心……

蒯通神色来回变幻, 最后堪堪住了嘴, 他知道撕下韩信名额不容易, 免得旁人说他得了便宜还卖乖。

只不过这份名单, 实在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 蒯通心知自己不是好脾性的人, 一有不慎,或许就把勋贵重臣给得罪了。可若要他向老妈子的方向转变, 把那些二代三代照顾得妥妥帖帖, 却是万万不可能!

蒯通罕见地失眠了。第二天一早, 他去典客衙署报道,上司兼知己陆贾望着他眼下大大的黑眼圈, 一言不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

天将降大任, 必先劳其体肤, 空乏其身。此时此刻, 一切言语都是苍白的, 他唯有送上两个字, 加油。

蒯通:“……”

未央宫,宣室殿,刘越拎着新出炉的名单, 仔细看了一遍。

他陷入沉思,紧接着换了一个坐姿。

蒯师傅好歹也是教授了他纵横术的老师,作为尊师重道的好学生, 他总不能见死不救。可这一连串名字太惊艳了,就连吕禄也被他舅舅吕释之塞进了里头,不论空降了谁去,想要压服他们,难。

刘越忽然道:“郅卿。”

郅都站在一旁,正垂首替天子整理桌案,闻言抬起头:“陛下。”

“我这里有一个新差事,少说也要一个月的耗时,”刘越看着他,语调有些慢,“一旦回来,朕擢任你为御史台御史,兼管梅花司。”

郅都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拜了下去:“臣任凭陛下差遣。”

刘越不禁笑了:“郅司长,我还没告诉你是什么差使呢。”

天子语气里的亲近,郅都感受到了,他年轻的脸庞忍不住泛起光彩,一向僵硬的、让勋贵大骂“死人脸”的嘴角,也放松地弯了起来。

甚至开起了玩笑:“便是上刀山下火海——”

“停,”刘越道,“朕怎么会让你上刀山下火海。”

皇帝陛下笑得很厉害,好半晌咳了一声:“我想让你跟随使团去一趟朝鲜。尤其那些家世超然的使臣,蒯正使限于身份不好管教,这时候就要郅卿出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