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板正的御史大夫深吸一口气,激动得脸都红了,心道我大汉难不成终有这一天吗?
周勃红光满面,陈平目光炯炯,他们目视着结尾,也就是最为感人的一幕上演——
匈奴最终同意了。
北海放牧的使臣,同样在归还的名单中,白发苍苍的使臣,面庞已然爬满了皱纹。他持着光秃秃的符节,衣襟右衽,一脚深一脚浅地往南走,嘴里喃喃念叨着两个字:“归国。”
归国!
吾没有叛汉,吾始终是汉人。
目睹这一幕的群臣心态还是崩了。
曹参扭过了头,不让别人看见他眼眶发红的模样,樊哙与彭越嚎啕着,哭得殿宇都快震动起来。韩信直愣愣地坐着,指尖深深地嵌入了掌心,他在心里默念,匈奴……
殿内哭泣此起彼伏,刘恒哭得尤为大声,不知道为什么,这部话剧戳得他心都碎了!
许是见过战争的残酷,才更知道忠汉者的可贵。朦胧间,他见一旁的窦长秋眼泪啪嗒啪嗒流,一副快要哭昏过去的样子,连忙扯了扯她,示意她坐一会。
窦长秋摇摇晃晃地坐下,隔了几秒,和代王抱头痛哭。
这时候,没人在意什么身份不身份,宣室殿被哭声笼罩着,时不时响起一声:“单于赴死!”
“匈奴尔敢——”
“二十年……呜呜呜……归国……”
“我大汉终有这么一日!”
这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一片起此彼伏的附和声。
坐在高处的天子太后也不自觉感染了。
吕雉闭了闭眼,缓缓吐出一口气,不但为幼子的奇思妙想所惊叹,还为桃侯的执行力,桃侯简直……做出了一方大杀器。
若推广下去,匈奴,怕是要成为全民之敌了。全民皆复仇,何人不能戮?
刘越低下头,抽出一方新帕子,使劲按了按脸。
很好。
爱国教育圆满成功!
第182章
据戍守未央宫的武士描述, 他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百官公卿走出宫时,表情十分一致,眼睛是红的, 步伐是飘的, 吓得各府的随从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就差直接把主君拉医学院去了。
半天以后, 众人的情绪才缓了过来, 只不过想要彻底摆脱, 还需花个两三日。
刘恒出了许久的神, 忽然感激起仙逝的父皇,将自己册封在代地, 抵御匈奴的第一线。即便他不能亲身上战场, 但他绝不会退缩, 总有一天,他会辅佐陛下, 逼迫匈奴把俘虏的汉人还回来。
舞阳侯府,樊哙对其妻道:“早知道俺就把樊伉送襄侯门下了。”
吕媭:“为什么?”
樊哙咬牙切齿:“杀尽匈奴狗!”
他这辈子万一没指望, 唉, 也不知道儿子成不成行。
平阳侯府, 丞相曹参对其子道:“吾今赏话剧, 才始知其绝。”
曹窋诧异:“《袁侯传》难道不够震撼, 不够让人耳目一新么?”
曹参摇头:“不一样的。”
他似陷入回忆,好半天,拍拍儿子的肩:“你一旦得空, 就去看看《远行记》吧,想必不日就要开始巡演了。”
又说:“典客衙署是锻炼能力的好地方……不知我儿若是出使匈奴,可有使臣八分忠贞?”
曹窋:“?”
当晚, 所有待在长安的彻侯二代,或是出任官职,或是无所事事,都被长辈寄予了痛击匈奴的厚望。身体素质或是马上功夫差一点的,长辈琢磨着要不要把人塞进典客衙署的使臣团,只要不像徐生那样迷路失踪就好……
被当做反面教材的徐生,尚且不知南边即将掀起一场思想风暴,叫原本蠢蠢欲动的家国复仇之心,形成燎原大火,烧进每一个汉人的心里。
他不在大汉很久了!
匈奴人吃的糙,穿的也糙,徐生麻木地啃着没有滋味的烤肉,怀疑总有一天要成原始人。他连故乡是什么样都快忘了,唯独长安城雄伟的城墙,灞桥下流淌的灞河,深深根植在他的脑海里——
还有天子叫人朝思暮想的面容。
徐生想想就悲从中来,同时警铃大作,照这样下去,万一有一天忘了陛下的脸怎么办?
不行。他扔开烤肉,以八百米的速度狂奔到帐前,下一秒,提气微笑,掀开帐帘,如今冒顿单于最信任的大萨满大祭司,便如圣光笼罩一般,出现在匈奴人面前。
不管是身份卑微的奴隶,还是匕首镶嵌宝石的贵族,在徐生经过的时候,他们无不低下头,神态恭敬:“天神在上。”
“大萨满护佑龙城。”
激动的目光隐隐追随而去,徐生理也不理,于是他们更狂热了。还有人动身想要追随大萨满的脚步,被保护大萨满的射雕者一瞪,这才按捺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