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吕雉心尖崽(241)

作者:沉坞 阅读记录

随着时间流逝,离皇帝大婚越发近了。

惠帝三年四月,刘越离八岁还差五个月,刘盈年满二十,兄弟几人正式出孝。淮南王刘长与临江王刘建拉着幼弟依依不舍,眼泪流了一箩筐,一步三回头地前往封地就藩。

没过多久,选拔家人子的诏书下发,各郡挑选出来的良家女包袱款款,乘着车马来京,于六月初到达长乐宫永巷,进行规矩的学习。

所有人都意识到,陛下已然出孝,在挑选家人子之前,该册立皇后了!

依旧居于长信宫偏殿的吕英头一次察觉到了焦虑。

她已经在宫中住了两年多,往日陌生的建筑熟识得不能再熟识。她敬慕皇帝表哥,姑母也极为支持,手把手地教她处理宫务,可到了如今,表哥对她仍是关爱有加的兄妹之情——鲁元长公主曾看不下去,想要挑破这事,被她央求般地阻止。

尽管是兄妹之情,陛下俊秀而温柔,兄长一般的关怀足以叫她弥足深陷,心砰砰砰地跳动。

英气的姑娘执着鞭,问她的侍女:“表哥是不是喜欢文气一点的女子?”

不等侍女回话,吕英垂下眼,将软鞭放进长盒,彻底封存了起来。

合上盖子时,她的手颤抖了一瞬,很快挺直脊背,站到铜镜前,扬起一个不露齿的温婉笑容。

瞧着并不好看,吕英懊恼地闭上嘴,挺直脊背,重新开始练习。

另一边,长信宫。

初夏的气温逐步上升,刘越窜高了一大截,五官也长开许多,依旧保留了幼时圆滚滚的漂亮。这形容词还是彭师傅发明的,被韩师傅不客气地否决,说大王明明是圆滚滚的英俊,哪里漂亮了?

刘越:“……”

不管是英俊还是漂亮,可以不加之前的圆滚滚吗??

他站在竹林中舞剑,竹叶纷飞,一抹翠绿衬得剑尖越发雪亮。面前的青竹摇摇欲坠,最终“砰”地倾倒在地,露出竹节上的四个小字——

“凝神静心”。

字用小篆书写,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同,结构锋锐。

刘越干脆利落地收了剑:“师傅,我完成了。”

第119章

“尚可。”韩信走上前, 蹲身观察竹节上的字痕,片刻微一点头。

彭越也是如此。平日里乐呵呵的笑容,在刘越练好基础武艺, 开始进阶之后, 越发地严格起来。他虽总结不出“月满则亏, 水满则溢”的道理, 但心里明白着, 过于容易满足, 反而会助长傲慢。

叫武师傅们欣慰的是, 刘越没有半点傲慢倾向。虽然睡觉雷打不动,吃饭最是积极, 但习武实在是寒暑不辍, 练着练着, 发觉还是剑术最为顺手,彭师傅只好含泪放弃教授大锤的计划……

既然入了门, 专精一样就行,再有骑射傍身, 已经是足够让他骄傲的学生了!

韩信原本就测试过, 大王天生根骨好。听说淮南王天生力气大, 八岁就能搬动小鼎, 但他和大王互练摔跤的时候, 有输有赢,总体还是输的居多,韩师傅暗暗高兴了半天。

于是刘越某天醒来, 面对的是两个魔鬼武师傅,还有两大摞兵书。

韩信告诉他:“师傅著的兵法也在这里。”

他手一指《韩子兵法》,又提到《黄石公兵法》:“留侯偶知大王的进度, 或许过些日子,就会向大王传授。”在韩信眼中,谁的兵法也比不过自己所写,大王自然是先学他的,韩师傅对此有着无比的自信。

怎么人人都有兵书,显得他很寒酸似的,彭师傅酸溜溜地道:“梁王太傅也是用心良苦。”

刘越:“……”

刘越渐渐习惯了,别看他七岁,他已经能把最新版的汉律倒背如流!

对于武师傅严格的要求,他宠辱不惊,把咸鱼梦想深深地藏在心底。就像现在,练完剑,刘越取来一旁的小弓,开步瞄准,眼神锐利。

只听“咻”的一声,箭尖穿过竹叶,最终离标记的地方半寸远。不等武师傅出声,刘越自觉地抽出另一支,重复拉弓——瞄准——射箭这一步骤,等到力气消耗过半,才稍稍地歇一下。

等到习武结束,已经临近午时,太阳高挂,带来不容忽视的热度。刘越像是水里捞出来似的,白团子变成了红团子,宦者连忙递过巾布,刘越咣咣咣抹了几下,转身往正殿走。

今天的长信宫很是热闹,临光侯吕媭还有建成侯夫人都在,正热火朝天谈论着什么,窦漪房在一旁指挥小宫女执壶添水。太后跽坐上首,时不时地插一句话,瞧着笑意盎然。

吕媭最先看见小外甥,连忙道:“大王来了。”

谈论的话题戛然而止,面对齐刷刷的目光,刘越忍不住后退了一步。事实告诉他,就算长高长大,脸蛋依旧要被搓揉,感受到肚皮被戳了戳,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