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苑仿照的是学宫性质,它建在梁园周边,上林苑的东北角,自从落地以来,堪称欣欣向荣。长安城多的是趋利避害的人,也多的是揣摩太后喜好的人,眼见着舞阳侯大将军头一个送儿子,紧接着,九卿之一的阳少府也把次子送进墨苑,他们回过味来,求学者日益增多。
其中一半是勋贵子弟,为求镀金而去,放在从前郑黍绝不会收,觉得他们求学的目的并不纯粹,但如今他想明白了,他们相里氏一脉都想明白了。儒家奉行有教无类,墨家更是,能让沉寂百年的墨学复兴,让更多有影响力的弟子承继衣钵,学习机关术,哪怕只有丝毫,也是好的。吃不了苦的人自会离开,而勋贵此举,何尝不是无声的支持?
他感激道:“一切顺利,太后与大王恩德,黍永不能忘。”
说完,郑黍就被打包进了宫,连带着大黄弩的主要制作人员。
一路上,刘越似想到了什么,不经意地问他:“此物总是工坊的功劳,与我的灵感无关吧。”他实在是怕了陈买了。
一旁的苏缓觉得这话不对。连工坊都是大王造的,他们怎能忘恩负义??
苏缓急了:“大王收容我们,供给资金,我们如何会是忘恩负义之人!”
刘越:“……”
他安慰自己,至少这个理由很是正当,不会给小天才的名声更添一把火。
回到宫中,刘越觉得见证奇迹的时刻,不能少了吴王的身影。他软软地对吕雉说,他有一个大惊喜给母后瞧,邀请重臣的同时,也一定要邀请吴王来看。
又是烟花,又有大惊喜,吕雉实在被勾起了好奇心,笑着问他是什么。
刘越眨巴眼,说要保密:“吴王兄不是要归国了么?越儿有好东西给他瞧。”
于是收拾行囊的吴王刘濞,又陡然收到了太后的“邀请”。他手一颤,对前来的使者笑道:“明公勿怪,寡人这就随你入宫。”
吴王虽然笑着,眼神阴郁,心态有些崩。任谁即将离开长安,返回封国的时候,再入长乐都不会觉得高兴,何况今早又有营陵侯前来拜访,话里话外都是敌视,仿佛自己是他的杀父仇人一般,若不是刘濞维持着好涵养,早就吐血三升,拂袖送客了。
他实在不明白哪里得罪了营陵侯,叫他眼底充斥着恨意!刘濞心里不安,掀帘往宫门望去,只觉那是一张血盆大口,能够吞噬所有人。
到了长信宫,谁知丞相领头,其余二公九卿都在。他们跺一跺脚,能让朝堂抖三抖,而除了天子与梁王外,也唯有他一个诸侯王在。
吴王实在不明白这是要做什么,直至一个庞然大物缓缓滚来,他的眼神瞬间变了。
那是一架弩。
吴王从未见过这样巨大的弩机,紧接着,墨者们开始讲解:“此物名为大黄,力十石……”
因为彭师傅不便露面,在宫中当值的冯唐被太后宣召,在旁聆听。吴王双手微蜷,跟着重臣们行至内殿桃林,这里被清了场,宫人们皆是离开。桃林的前方便是竹林,保密性极强,也不必担心出人命。
桃林四处空旷,只听梁王一声令下,专业对口、熟识弓弩的冯唐开始演示。
只听一声巨响,恍惚间,吴王以为射中了自己的胸膛——
他心一痛,嘴唇倏而紫了。
第113章
等测量的结果出来, 不亚于石破天惊。
箭矢穿竹而过,崩裂了坚硬的竹片,最后陷进土壤, 只留一截白羽在外头。
重臣们久久回不过神, 忍不住走上前检验, 这样的弩, 这样的弩……
刘越将吴王的神色尽收眼底, 轻轻一眨。
制作大黄弩所需的技术与原理, 远比普通的弩机复杂, 要质量极高的精铁,千锤百炼的锻造, 何况还运用了机关术。如果光看外表就能造出来, 那墨家钜子也就不用混了, 吴王刘濞当然没有这个本事。
邀请的目的达到了,下一步就该送客, 刘越关怀道:“吴王兄面露冷汗,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这话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刘濞额角抽动着, 头晕耳鸣, 一时间想要否认。
吕雉与小儿子心有灵犀, 感受到衣袖被轻扯, 霎时目露纵容, 轻飘飘对刘濞道:“既有不舒服,就别想着逞强,下回观赏也是一样的。来人。”
大长秋快步上前:“太后。”
于是欣赏完新弩机的刘濞很快被带出去, 请往太医署让医官诊治。
梁王想要排挤吴王的心,太后接收到了,在场重臣隐约领悟过来。他们原先他们还觉得奇怪, 新式弩的演示为何要邀请吴王,一个遭受天罚、口碑骤跌的诸侯王,现在么……
定然是吴王做了什么事,叫梁王不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