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不至于同两岁的刘越计较。
父皇最喜欢他,太子二兄远不能比,一个执弓礼而已,又有什么关系呢?
……
与此同时,戚里长巷,又是一番有人欢喜有人忧的景象。
十岁出头的少年从戚宅打马而过,发现里边非同一般的安静,不禁回头望了几眼。直至“留侯府”三个字映入眼帘,少年翻身下马,一路不停地往庭院走。
庭院清凉,传来稀疏的落子声,执棋人背对着少年,白衣宽袖,指骨修长,一派病瘦风流。
“大人。”张不疑唤着父亲,“小殿下的执弓礼,大人可要前去?”
虽这么问,少年笃定阿父不会进宫。这都三年了,父亲功成身退,成日装病不上朝,在家里研究养生之道,还不知要宅到什么时候。
哪知父亲转身看他,露出霁月姣好的面容:“去。”
张不疑愣了。
张良放下棋,悠悠对长子道:“昔日我曾学相面之术。”
您不仅学过相面,博浪沙刺过秦皇,还遇过黄石公传授兵法。也正是因为相面,一眼发现潜龙紫气,辅佐帝王定鼎天下——张不疑脑海的疑惑咕噜噜冒着泡,阿父为何同他说这番话?
张不疑不知道的是,张良样样精通,唯独相面是个半吊子。至于和刘邦的相遇,还不是因为钱袋丰厚,被吃白餐的沛县亭长讹上了吗。
凭他半吊子的相面术,瞧不出什么紫气不紫气的,但算算刘邦的子嗣缘,还是不在话下。
他对张不疑道:“陛下一生有八子。”
而今多了个小皇子——难说是不是天机,已然半退隐的留侯起了浓厚的兴致。
这也罢了,绛侯周勃昨日上门,说太子果断处置了犯上的宦官,神色欣慰得不得了,张良虽未开口,直觉与小皇子有关。
他早就想趁执弓礼进宫看看,哪想一等就是两年!
忆起他那不靠谱的陛下,张良脸色一青,起身回屋:“明日要早起,该睡了。”
张不疑听得云里雾里,闻言迷茫地看了看天色,太阳还没落山。
张不疑:“……”
这就是他阿父的养生之道?
.
刘越总觉得自己被人念叨了一晚上,只不过没有证据。
第二天日光明媚,照亮床榻上的小小一团,胖娃娃长睫紧闭,翻了个身,露出薄被遮盖下的肚皮。他睡得香,紧贴枕头的脸蛋肉挤出软乎乎的波浪,像个白白嫩嫩的包子。
不多时,外头传来极轻的脚步声。
今天是重要的大日子,吕雉亲自哄小儿子起床。她替刘越拉上薄被,目光满是温柔:“越儿,越儿?”
睡梦中,刘越软软地“嗯”了一声。
灰黑色的眼睛满是水雾,半晌,艰难地张开一条缝,映入床前模糊的人影。
他揉揉眼,一下子坐起,朝吕雉伸出小胖手:“阿娘!”
今天起床第一件事,给母后一个亲亲。
吧唧一声,亲亲能化了人的心。吕雉抱起奶香味的儿子,同样亲了亲他,就有两列宫人鱼贯而入,伺候小殿下洗漱穿衣,奉上煮得软烂的素菜羹,并一小碟切好的酱肉,放到榻边的小桌子上。
羹和后世的粥有异曲同工之妙,里面放有香甜的糯米。
刘越的肚皮咕咕叫,洗漱过后直奔桌前,什么都顾不得了,眼中只有吃饭二字,等到肚皮鼓起,早膳干干净净见了底,睡意也消散了个干净。
吕雉在一旁陪着他,胖娃娃忽然发现,母后穿得与往日不一样。
头戴金冠,盛妆打扮,美丽与威严扑面而来,刘越差点冒出了星星眼。然后又看了看自己,发现外裳绣有老虎花纹,贴在身上很是清凉,一摸细腻得不得了。
今天穿了哥哥送给他的蜀锦。
他有些心痛,便宜爹当政的时候穷,等到母后摄政,战乱才真正停歇下来,国库渐渐充裕。这一身得多少钱,难道今天是什么大日子?
吕雉解答了他的疑惑,柔声对刘越道:“父皇要为越儿举行执弓礼了,就在永寿殿。宾客们都是父皇的臣子,母后认识的叔伯,越儿不要害怕。”
刘越这才反应过来,执弓礼!
他现在还是皇宫黑户呢,刘越恍然大悟,大眼睛弯成一道月牙:“越儿不怕。”
……
永寿前殿早已人声鼎沸。大汉刚建的时候,皇宫没有礼仪,没有规章,多数功臣封侯前就是个“泥腿子”,觐见皇帝七歪八扭,甚至在朝会上大打出手,说菜市场都是抬举了他们。
后来有儒生叔孙通制定大礼仪,树立君臣尊卑,总算扭转了这一乱象,也让刘邦欣然大悦,头一次尝到做皇帝的快乐。
现如今,功臣百官虽是赴宴,除了称病多年的留侯到场,引起一丁点的骚动之外,丞相萧何引领着他们,一切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