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世瑜没有立刻回答。
裴世瑛的神情登时转为严厉。
“这是命令!河西乃是我祖祖辈辈世代守卫居住过的地方,论重要的程度,非但不逊河东,甚至更加重要!你敢不从?”
裴世瑜终于抬头,低声应是。
裴世瑛这才作罢,吩咐他早些休息。
“我也乏了,我叫姚思安传令下去准备,便也去歇了,到了明早,我给你送行。”
他步出营帐已是深夜,唤来附近的姚思安,吩咐立刻将事通知下去,连夜准备。
姚思安应是退去后,裴世瑛依然立在原地,似陷入了某种凝思。片刻之后,他缓缓转头,远远地望了眼方才走出的那座帐房,随即迈步,继续朝前走去,行出大营。
侯雷带着一队亲卫,正等候在那里。
裴世瑛上马,径自出城,朝着对面敌营的方向纵马而去,一直来到了数里外的一道野陂之前,慢慢停马。
陂下,早早已有另外一队人马等候。
领头的见他到来,吩咐部下候在原地,不得擅自靠近,随即驱马到了近前,下马行礼。
“谢隐山已在此等候多时了。多谢君侯,肯来相见!”
第121章
裴世瑛还礼下马, 吩咐侯雷领人候在原地,非命令不得上去,率先往近畔的一片高岗走去。
谢隐山也命孟贺利领同行之人在此等待, 随即跟上。
仿佛心照不宣, 二人一前一后地绕过高岗,停在岗后的一个下风处,确保谈话之声,不会随风漏入众人之耳,这才止住脚步。
“多谢君侯赴约!我知北关当下情势紧急, 不敢耽误君侯, 便直言了,若有得罪,请君侯海涵!”
谢隐山也无客套,立定后, 立刻如此说道。
裴世瑛颔首:“但讲无妨。”
“天王已是一意孤行,此次无论谁说什么,也是劝不住他了!”谢隐山一开口, 便面露焦急之色。
“先前他派刘良才与何尚义发兵,将我留在了洛阳, 不许我干预此事, 我不得已,托几位与我交好的将军与太保们继续劝阻,天王同样不听。不但如此, 还大发雷霆, 发话谁若敢再多言半句,一概以通敌之罪论处。”
“那二人的攻势被少主阻挡,天王收到消息之后, 非但不停,反而愈发暴怒。另外紧急调运来的粮草已在路上了,不日便到。”
“不但如此,我何妨直言,天王也已给梁胄下令,要他整备军队,随时待命,再次从龙门发兵攻太平关。之所以没有立刻执行,以我猜测,应还是天王尚留最后一丝犹疑,不愿叫外族借他之便获利而已。”
谢隐山望向对面的裴世瑛,目中充满深深的忧虑。
“君侯你有所不知,天王他如今实是……”
他微微一顿,似在斟酌言辞。
“他如今理智几乎尽失!”
“我随他多年,从未见他愤怒至此地步,再这样下去,我怕他万一忍不下去,两败俱伤,对河东,乃至整个天下,也将造成动荡。这应当也不是君侯所愿见的。故我思前想后,这才不顾天王禁令约见君侯,盼君侯能听我一言,尽量化解干戈。”
裴世瑛沉默了一下,道:“天王此次如此意气行事,目的是为降服虎瞳?”
谢隐山点头。
“君侯所言,大差不差。我这趟来,就是希望小公子能回心转意,认天王为父。只要他肯回到天王身边,事情自然便就消解。只是我知道小公子的性气也大,与天王同出一辙,寻他怕是无用,这才斗胆,求到了君侯的面前。”
他注视着裴世瑛。
“小公子与君侯亲近,只要君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必定能够劝服小公子。他若肯服软,回归他原本的身份,天王自然气消,如此,这场战祸也就消弭,君侯可全力应对北地。这难道不是君侯与河东民众所乐见的好事吗?”
裴世瑛收回了方才一直在远眺北境的两道目光,转向谢隐山。
“关于虎瞳之事,我裴家知晓的,也就寥寥数人。当中一位,便是叔祖。”他忽然说道。
“他也是我裴家如今份位最高的长辈。你可知道,前些天他来与我换防,就虎瞳之事,他是如何说的吗?”
“愿闻其详。”谢隐山应道。
“他说,虎瞳从拜祖庙的那一日起,便就是裴家的子弟了。而今有人施压,强行要他脱离,若他连这都不全力相护,他枉为裴家的叔祖!”
裴世瑛目光冷淡地看着神色微变的谢隐山。
“天王此次忽然如此发难,醉翁之意,我岂不知?但虎瞳性情刚强,宁折勿弯,这一点,也没有人比我更为清楚。”
“除非是他自己心甘情愿,否则,我是绝不可能以任何借口,要他违背心意,去做他不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