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缕衣(53)+番外

作者:糯团子 阅读记录

仙鹤紧攥在手心,沈鸢挣扎着下地,唬得松苓吓白了脸:“姑娘这是做什么?要拿什么只管和我说。”

沈鸢反手握住松苓的手腕:“你替我、替我把那盏鎏金蟠花烛台取来。”

松苓领命而去,怕沈鸢伤着自己,连海青石琴桌也一并搬到榻前。

“姑娘,可要拨亮些?”

沈鸢摆摆手,掌心沁出薄汗,濡湿仙鹤。

烛光映照在沈鸢眼中,照亮她泛红的眼角。

明黄烛影摇曳,沈鸢捻着仙鹤的一端,任由烛火将仙鹤吞噬。

那仙鹤本就是纸做的,哪里禁得住烛火。

不消片刻,很快化成灰烬,随风而去。

松苓张了张唇,本想着惋惜一番,瞥见沈鸢空洞落寞的一双眸子,又讪讪将话咽下。

……

沈鸢是在一个大雪天出嫁的。

沈父面子做得足,亦或是怕沈鸢在出嫁途中又出幺蛾子,丢了他的颜面,送亲的队伍比先前预计的多出两百多号人。

锣鼓喧天,礼炮齐鸣。

沈鸢踩着满地的香屑,一步步踏上喜轿。

她身旁一左一右站着两个年富力强的健妇,连松苓都被拦在后面。

长街上雪花飘舞,车马簇簇。

百姓围得水泄不通,交头接耳,扬长脖子往前张望。

窃窃私语如雪片,散落在沈鸢耳旁。

“新娘子都上轿了,怎么还不见新郎官?别是有什么事耽误了罢?”

“再大的事也越不过迎亲,哪有让新娘子自己上轿的理?我倒是听说,苏小公子如今还缠绵病榻,起不来身。”

“还有这种事?那这哪里是办喜事,这不就是……冲喜吗?沈二姑娘还真是命苦,若是成了寡妇,还得背上克夫的名声,一辈子都洗不清。”

一时间,众人落在沈鸢身上的目光纷纷变了样,有同情惋惜,也有幸灾乐祸。

织金美人象牙柄合欢扇挡在眼前,沈鸢垂眸,迟迟不肯往前迈出步子。

她回首,写着“沈府”两字的匾额沐浴在风雪中,沈家上下人人喜笑颜开,唯有自己心事重重。

“姑娘。”

健妇扶着沈鸢,半强半迫,“姑娘还是快些上轿罢,可不能误了吉时。若是舍不得老爷夫人,回门那日也能见到的。”

她意有所指,“大姑娘如今还跪在佛堂为姑娘祈福呢,姑娘总不想拂了她的心意罢?”

沈鸢张瞪双目:“你——”

健妇不由分说,“挽”着沈鸢上了喜轿。

十来个奴仆遍身绫罗绸缎,手中提着销金香炉,一路浩浩荡荡,往苏府走去。

鞭炮连连,震耳欲聋。

不远处。

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停在槐树下。

谢清鹤端坐在车中,青玉扳指捏在手心,轻拂开半角车帘。

他看着沈鸢一步三回头,看着她不情不愿上了喜轿。

银错梅花纹三足铜炉点着松檀香,青雾缭绕,如烟如云。

从始至终,谢清鹤都不曾有过半刻动容。

送亲的队伍渐行渐远,空中飘雪如撒盐,一众顽童跟在喜轿后,扬声高呼,蹦跳着去捡沿路掉下的鞭炮。

崔武站在马车旁,不知谢清鹤此举是何意,躬身毕恭毕敬提醒:“殿下,送亲的人都走了。”

他觑着谢清鹤的脸色,“要拐道去、去苏府吗?”

崔武还以为谢清鹤是要阻拦这门亲事。

谢清鹤抬眉:“去苏府做什么?”

指骨微曲,在扳指上敲落两下。

像是事不关己、置身事外的台下看客,谢清鹤不疾不徐:“再等等。”

……等、等什么?

崔武不解。

半柱香后,一个小太监匆忙跑来,隔着车帘:“殿下,娘娘有请。”

小太监不知是从何处跑来,又不知是在暗处躲了多久,看了多久。

谢清鹤目光淡淡掠过小太监躬着的脊背。

那目光如淬冷冰,小太监不寒而栗。

他满脸堆笑,双足立在雪中,直直打颤:“殿、殿下,娘娘有请。”

谢清鹤淡然自若:“我知道。”

雪珠子纷纷扬扬,送亲的人渐渐走远,簇拥在队伍后的百姓如潮水退去。

长街空荡,不再有任何回声响起。

谢清鹤松开车帘:“回宫。”

……

坤宁宫上下灯火亮堂,争相辉映。

皇后倚在雕花细木贵妃榻上,背靠嵌云石。

宫人小心翼翼伏跪在脚凳上,为皇后揉着额角,轻声细语。

“娘娘也该顾忌着身子,素日照看陛下本就伤神,还要帮着陛下批阅奏折,这样劳心劳力,身子怎么受得住?”

皇后一手揉着眉心:“清鹤还没来吗?”

“早就打发人去请了,想必这会殿下已经入宫了。”

彩漆边座嵌点翠万花献瑞图屏风立在门前,屏心为描金折枝牡丹,一旁的雕红漆戏婴博古架供着紫檀木底座羊脂玉佛手。

上一篇: 王妃要休夫 下一篇: 千山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