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朝后看一眼,立刻有宫人提着攒盒上前,攒盒掀开,银丝白玛瑙盘中的小番茄颗颗圆润饱满,上面还洒着一点细碎的金箔。
小太监言笑晏晏:“娘娘特意吩咐过,说是陛下不喜酸的,让人又多添了一勺蜂蜜。”
夜色氤氲,远处传来鼓楼的钟声,钟鸣罄响。
谢清鹤眉眼带笑:“赏。”
小太监笑得更欢,恨不得将攒盒中那一盘小番茄夸上天。
夜色无声笼罩在皇城上空。
雪珠子洋洋洒洒,轻盈飘落满地。
……
医馆是在一个大雪天开张的。
起初还有百姓将信将疑,后来见坐诊的都是太医院的太医,且诊金也不贵,纷至沓来,差点踏破慈济堂的门槛。
慈济堂以老幼妇孺为先,好些妇人都乐意到慈济堂看病。
百姓站在慈济堂前,交头接耳。
“我听说着慈济堂是当今皇后娘娘带头办的,皇后娘娘当今是菩萨心肠。”
“可不是,我阿娘前些日子在门口摔了一跤,站都站不稳,没想到慈济堂的太医竟还亲自上门,为我娘看病。这若是放在以前,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慈济堂请的都是太医,比我们镇上的赤脚大夫好多了。两三剂药下去,我的咳疾竟好了。”
“别的不说,若不是慈济堂为妇人舍药不用钱,我家那位哪里舍得让我出来看病。他就是个黑心肝的,巴不得我早点死。”
众人议论纷纷,却也是有规有矩,没有人敢在慈济堂前捣乱。
慈济堂后还有一个小厨房,专门为病人煎药。
沈殊在后院逛了一圈,笑着去寻沈鸢。
“你做事真是滴水不漏,竟还为病人煎药。”
沈鸢摇摇头:“这事是一个婶婶提醒我的,说有人家把药包拿回去后,不让家中女儿吃,干放着等日后儿子病了再吃,这样还不用花钱买药。”
沈殊瞠目结舌:“这不是人,是畜生罢?女儿的命不是命,只有儿子才是。”
沈鸢冷笑:“拿他们和畜生相比,也是辱没畜生了,虎毒还不食子。”
沈殊长叹口气:“只是这样难免受累,生着病,还要跑来跑去,每日过来慈济堂喝药。”
沈鸢粲然一笑:“这个姐姐不必担心,说起这个,还多亏了圆圆。前日我见圆圆在厨房拿了好些点心往后面的小巷子跑,我还当她是嘴馋,不想那些点心竟是给小巷中的孩子。”
沈鸢扼腕叹息,“那些孩子无父无母,终日以乞讨为生。他们腿脚灵活,对城中各处都比旁人熟悉。”
沈殊恍然:“你是找他们送药?”
沈鸢点点头:“每人一日十文钱,衣食住行都是由慈济堂一手操办,不用他们再另外花钱,也省得他们居无定所,风餐露宿。”
沈鸢莞尔,“待他们大些,再让他们跟着管事识字算账,日后若是离开慈济堂,也能为自己谋生。”
沈殊笑着道:“这个主意好,真真是一举两得,也省得再为他们另寻出路。”
说话的功夫,又有管事过来找沈鸢。
沈殊不便继续打扰,带着圆圆一道从后门离开。
一辆青色马车等候许久,一人站在马车旁,不知在雪中等了多久。
圆圆嘿嘿一笑,扑棱着双臂朝元邵跑去:“元、元邵!”
元邵伸手捞起圆圆,他朝身后的沈殊伸出手:“走罢。”
沈殊迟疑片刻:“不是说不用来接我的吗,若是被旁人瞧见……”
车帘挽起,却见案上瓶中供着数枝白玉梅。
沈殊诧异:“这白玉梅……你是从何得来的?”
元邵面色如常:“向陛下讨要的。”
他抬眸,“你不是说喜欢吗?”
沈殊愕然,一双眼睛都瞪圆了:“你亲口向陛下讨要的?你怎么……”
元邵双眉稍拢:“怎么,不是你喜欢的?”
沈殊一时语塞:“我是喜欢,只是没想到你会为这事和陛下开口。”
于她而言,元邵如山涧雪,遥不可及。
马车骨碌碌往前行去。
医馆渐渐上了正轨,沈鸢也不必日日留宿在竹坊。难得一日回到久违的棠梨宫。
谢时渺趁谢清鹤还在和朝臣议事,先一步奔到棠梨宫。
“母后,你可算回宫了。”
谢时渺一双小手紧紧抱住沈鸢,爱不释手。
也只有在这种时候,谢时渺才会从心口生出几分对圆圆的羡慕。
羡慕她不受公主身份的桎梏,可以随时去寻沈鸢。
沈鸢笑着抱起谢时渺:“怎么过来还带着书,你刚从南书房回来?”
谢时渺眼珠子滴溜溜转动:“不是,我算术不太好,父皇让我每日多多做题。”
谢时渺半张脸抵在沈鸢白皙如玉的锁骨上,怯生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