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撒谎时没想那么多,现在情况却有些棘手了,至少在接下来足够“伤疤”长好的一段时间里,她得在王于英面前注意些。
万一被王于英发现她的善意是一场浪费,场面肯定会很难堪。
冯山月以前颇有些唯恐天下不乱,今年以来变故频发,心里装了太多事,竟不太想看见那个场面了。
第17章 人在心中有鬼的时候。
冯山月和王于英并肩往高三教学楼走去。
冯山月走得不快,一副若有所思,王于英不得不放缓脚步。
周围不断有人经过,一些从校门口进来的同学朝这边投来目光,望着王于英窃窃私语。
王于英被看得不耐烦,把手抄在兜里,侧头恶狠狠地瞪回去。
见对方被吓得收回视线,她却没感到心里多痛快,刚才在妈妈面前强撑着的一口气现在散掉了,脑海中自嘲又自虐地想着,事已至此还在乎什么名声,她早就在这座学校里万众瞩目了,就像身旁那个人一样。
只不过冯山月万众瞩目是因为她成绩好,自己万众瞩目是因为与人斗殴,家人在校门外骂架,或者哪一天地雷被引爆,全校都知道了她家里出了个杀人犯。
浑浑噩噩地走到了教学楼下,看到一楼墙壁上挂着的高考倒计时牌,过几天就是百日誓师,王于英勉强松了口气。
日子过得再混乱,也就这么些天了。
冯山月却在这个时候突然问她:“你打架很厉害,是吗?”
王于英一怔,随即有些警惕地转头。
她含糊地答:“也就那样吧。”
冯山月心里想着方才在校外王于英冲出来时的情形,那个男人看到她,下意识后退,眼中的忌惮怎么都藏不住。
原来暴力可以带来这样的威慑力,世界上不是谁都讲道理,都按规则行事,当面对那些丑恶的嘴脸时,总让人产生一种用行动去发泄愤怒的冲动。
她又问王于英,态度像在虚心讨教一道题目:“打架,有什么诀窍吗?”
两人正走到顶层,楼梯的转角处,周围没什么人。
四下安静,王于英停住脚步,冯山月回头去看,看到王于英紧盯着她,表情不太好。
她问:“怎么?你要把那个偷钱包的人打一顿吗?”
冯山月随口说:“只是想防身而已。”
忽然,王于英抬起两只手,在冯山月眼前猛地合上,拍了一掌。
合掌的力度很大,带起一阵掌风,发出清脆而响亮的声音,冯山月猝不及防,下意识闭眼往后退开。
随后才意识到自己被耍了,她怒气上头地睁眼,却见王于英脸上带着点嘲讽的笑,不知道是嘲笑冯山月还是自嘲。
她说:“别以为打架很帅,真打起来,姿态和两条狗在地上互咬似的,丑得要死。况且你想打别人,就要提防别人还手。打上头的时候谁都管不了那么多,刚才这一掌如果是别人打你,你就要庆幸还好没打出问题来,是你打别人,也该掂量掂量把人家打残要怎么办。打架的时候觉得痛快,打完了回去都是后怕,这辈子差点就因为一巴掌毁了。”
语重心长说了一大堆,再看冯山月,仍瞪着她,眼睛的下三白都瞪出来了:“装什么金盆洗手过来人,都说了我只是想防身,听不懂吗?”
王于英气不打一处来,还想再义正词严地说点什么,忽然目光往下落在冯山月被校服包裹的手臂上。
打人总比自/残好,她有了这个想法,至少之后能少做点伤害自己的事。
她想了想,没那么生气了,抬手挠头,越过冯山月径直往前走。
“那就跑啊,往人多的地方跑,让人帮你报警。”
冯山月不满意这个答案,快步跟在后面:“跑不掉呢?”
王于英低头数脚下的台阶。
跑不掉?跑不掉就只好揪住其中一个往死里打,像她当年一样。
少年人什么都没有,烂命一条,心里想着今天大不了死在这里,家里少养一口人,那个畜生爹绝了后,她妈也没了牵挂,可以放心离婚。越想越是悲从中来,下手重得让那群围堵她的成年人害怕,他们只是来要账吓唬人,可她恨不得真出了事早日解脱。
命都不要了,别人才会怕。
王于英轻飘飘地说:“跑不掉就去练八百,总有一天能跑得足够快。”
说完两三步跨上台阶,身形敏捷,把冯山月远远甩在身后,听到她气冲冲地在后面喊她名字,却不再回头。
-
冯山月接下来几天都没搭理王于英,梁阿姨的小饭桌不营业,她转头去找向明珠借了饭卡。
王于英也不会自讨没趣地凑上去,三月份有体育生的文化统考,她连下课都不睡觉了,临时抱佛脚地拿着复习资料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