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么可能?他的死因不是口服毒药吗?”听完高木警官的回报,目暮警官满脸的不可思议。
法医在德川浩一胃里检查出的毒素含量最高,证明这毒药确实是从嘴里进入的。
但这样进入的毒药,怎么可能不沾上餐具呢?
甚至德川浩一最后吃的,那口还在他嘴里没有咀嚼完的土豆都没有毒素残留。
现场唯一有毒的,就是德川浩一的胃液。
“高木警官,请问被害人的食道是否有毒素残留?”听完高木警官的话,安室透和江户川柯南对视了一眼,脑海中都闪过一个相同的猜测。
“没有。”高木警官迅速翻看法医的报告,将结果告诉了安室透。
“那么被害人的胃里,是不是有还没完全消化的胶囊?”猜测得到验证,安室透继续追问。
“是的,不过根据帮佣们的口供,被害人的胃不好,有晚餐前服用胃药的习惯,有胶囊残留很正常。”高木警官翻看了一下记录口供的笔记本,在管家的那页找到这个情报。
“那胃药呢,里面的药查过吗?”听完高木警官的话,江户川柯南憋不住了,立刻出声询问。
“检测过了,从已开封的药瓶中随机抽取五颗进行检测,并没有发现有毒素残留,药瓶的瓶身处也没有。”
线索到这里,突然就断了,但是安室透和江户川柯南都可以肯定,凶手一定是通过让被害人服下胶囊的手法作案的。
因为胶囊的外壳在胃液中的融化需要时间,所以
才会产生德川浩一明明是在吃饭的过程中毒发生亡,但他的口腔、食道以及周围的物品却检测不出毒素的情况。
可是现在他们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嫌疑人的随身物品中也没有检测出毒素。
德川浩一的胃药是瓶装的,每瓶31颗,开一瓶可以吃一个月,凶手只要把毒药装进颜色相同的胶囊中,在扔进胃药瓶里,就可以完成行凶。
但凶手是怎么让德川浩一在今天吃下这颗毒药的呢?
安室透问过鉴识课,书桌上的药瓶里面还有30颗药,很明显是刚开封的,凶手就算能把毒药混进去,也没办法确保德川浩一在那么多颗药中精准的倒出这颗毒药吃下。
或许,凶手并不在意德川浩一哪天死?
不,不对,安室透在心里否定了这个想法。
凶手一定是想让德川浩一在今天出事的,因为今天来的人多,他可以混入其中。
而且被害人吃到毒药的时间拖得越长,越容易出现意外情况,凶手的内心想必也会越煎熬。
想到这里,安室透转身向嫌疑人提出疑问:“被害人的胃药放在书房,请问今天有谁去过书房?”
“都去过。”回答问题的是樱庭夏,今天毕竟是庆贺乔迁之喜,所以来这里的宾客肯定是会在新家到处参观的。
果然,被凶手混入其中了。
那就只能试试从如何让被害人今天服下毒药这点下手,所以安室透应该换一个问法:“被害人在晚餐前应该有去书房吃药,请问那段时间,有人在书房吗?”
“德川翊和熊山岳都去过。”樱庭夏抬手指向两个男性嫌疑人。
“我只是看吃饭时间到了所以去叫浩一吃饭,呆了不到五分钟就出来了。”反正已经丢过人了,德川翊耸耸肩,颇为无所谓的回答。
“我看德川翊进去,怕浩一和他单独在一起会出事,所以就去看了眼情况,也只呆了不到五分钟。”熊山岳看了德川翊一眼,接着他的话往下说。
嫌疑人的范围没有缩小,安室透正在低头思考,而江户川柯南扯扯他的袖子,仰头和他说起了悄悄话。
刚刚江户川柯南去帮佣那边转了一圈,从管家那边得知德川浩一吃胃药时因为害怕漏吃或多吃,所以一直都是一瓶药吃一个月。
如果本月不满31天的话,德川浩一就会把剩下的药扔掉,依旧在1号新开一瓶。
可今天已经不是1号,德川浩一为什么会在晚上开封一瓶新药?
得去现场看看,安室透转身上楼搜索书房,在垃圾桶中发现了被丢弃的胃药,数一数,那里面的药正好和这个月剩下的日子对得上。
捡起几颗被丢弃的胃药,安室透发现它们都扁扁的,明显是被人踩过,所以说德川浩一是因为药瓶打翻在地,才干脆换了瓶新药?
药瓶中明明还有没有受损的药物,却依旧选择丢掉重开,这应该就和管家说的德川浩一害怕漏吃多吃有关。
可这样不对,如果德川浩一换新药是为了对上日期,那么那瓶新药就不可能剩下30颗。
除非,这瓶新药不是他开的,吃完后也不是他盖上的。
“凶手应该是故意把旧药弄到地上,然后让被害人去打扫,自己帮他开新药,再将事先准备好的毒药假装是刚从新药瓶中拿出来的胃药递给被害人,让他吃下。”拍拍手上的药粉,江户川柯南从垃圾桶边站起,把凶手的作案流程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