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出手了。”茶馆里有人自称自己知晓内情,捂着嘴小声道:“里头将太子抹黑的太严重,宫里不让人看了。”
“我还以为是那位大家不想写了。”不少人的目光满是遗憾,“没成想原是殿下容不下,可是这话本是好东西,太子这格局——也忒不行了。”
“说是当年闹得太大,太子妃被关到了国清寺禁足,而那位杜撰谣言的大家,被下了大狱,暗中被投毒弄死了。”
一群人听完话,面色紧张。
他们都不敢大声说话,不过这般的结局,他们也能想象得到,毕竟能坐上储君之位的人,能是什么温润多情的人?
此时一张海报飞进茶馆,有人扯下盖在面上的东西,定睛一看,诧异的睁大了眼睛,“殿下要登基了。”
“那太子妃——”
都说陛下登基,要帝后同临太庙。
眼下太子妃被关禁闭三年,是要放出去了吗?
一伙人满眼期待着,他们有人想过劝醒太子妃,莫要仗着母族有兵权在手,再在太子府里作威作福。
她应早日离开太子府。
将位置空出,让太子另觅佳人。
“天气凉了,该换太子妃了。”
刚刚有人说着话,便有人朝他递去眼神,劝他小心说话,“太子妃背后可有着国公府,还有两位大将军撑腰,你们可知晓她的兄嫂,正掌握着昭国的虎符。”
“可是——”
“草包就是草包。”
“怎能当得起皇后?”
往日做太子妃胡闹点,也就算了,眼下可是要当母仪天下的皇后。
“嘘,你们不知晓吧!殿下早就容不下太子妃了,前几日在城隍庙——他偷偷带了一个姑娘进宫。”
此言一出,一群人落去惊诧目光,“是那位在城南夜市,摆摊的摊主?”
“正是。”
“那不就是一位村姑?”
“莫不是,殿下要带她上太庙?”
茶馆里一群人立马愤慨,他们想不明白梁恒为何这般昏聩?
往日太子妃也就是不够贤良,但是家世容貌还在,眼下竟选一位在外抛头露面做生意的摊主,这简直是让人觉得震惊。
“没眼的事,咱也不要瞎想,定是见那姑娘有几分姿色,还有做吃食的好手艺,便想着纳入宫里当个美人。”
话罢,一群人舒了一口气,“做个美人也行,殿下是时候考虑子嗣的大事。”
·
登基大典上。
百姓们守在摘星台前望着。
他们看着盛满海棠花的七香车驶到太庙前,停在台阶时,身穿黑金刺绣长衫的梁恒掀开帘子,步下马车。
“殿下,好生俊美。”
“不愧是京城贵女的遥想之人。”
“当真是有龙章凤姿。”
梁恒停在马车前,抬手候着,只见马车里探出一只宛如藕节的胳膊,皮肤白皙,单看那手,便能想象那姑娘的美艳。
百姓们仰起脖子朝前看,都想一睹美人的芳容,他们在想登基大典这般重要的日子,殿下会带何人上太庙,眼下太子妃囚禁国清寺,他身旁一直没有别的姑娘。
他们都对这突然出现的姑娘,有着莫名的好奇,殿下身旁何等贵女没有,到底是何人从中胜出呢?
马车里的姑娘迟迟现身,她秉着一把团扇挡着面,穿着华丽无比的凤冠霞帔,头戴璀璨珠翠,身段婀娜动人。
她端庄的步下车,将手覆在梁恒的掌心,绿色的衣裳在日光的照拂中,在春日里更添了几抹亮色,让人挪不开眼。
有人先是看见她的脸庞,蓦然间瞪大了眼睛,“这不就是城隍庙的那位吗?”
“啥——”
“殿下竟让那村姑出现在这里?”
“这村姑配得上吗?”
人群里有着愤慨的声音,梁恒充耳不闻,面色清冷的执起身旁人的手,从容的步上台阶。
太庙前的台阶共有一百零八个,象征着皇室的权威,也有着圆满之意,佛说人有一百零八般烦恼,需要诵经一百零八遍,拨动一百零八颗佛珠才能消除。
眼前是苦难,也是消厄。
一旁的青钟,有人站在前头,撞出声响,新人每上一步台阶,便撞击一声。
阿冒看着两位新人,终成眷属,心里满是感动,眼眶差点湿润,忽而有人步到他身边,絮叨的在说话,“大人,殿下是糊涂啊——怎能让一村姑?”
总不能人做小龙虾好吃,就当皇后?
这般日后,不是有更多人效仿她,学着用吃食去勾引权贵,想着攀高枝。
阿冒白了他一眼,眸光明显锐利,“眼下应是叫陛下,而且陛下的事,岂是你能多嘴的?你是脑袋不想要了?”
他压着内心的火气,这大喜的日子不能开杀戒,只想着用眼神阻止这些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