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侄儿并非为了几句虚名。”
萧明渊笑了笑,看向秦夫人:“侄儿听说过,姑母当初跟随宁远侯,也曾上阵杀敌,如今宁远侯府的两位表兄亦是在军中历练。”
“我虽然出身萧国公府,但是表兄亦是宁远侯亲子,大表兄十三岁就进军营,二表兄十四岁就上阵杀敌。同二位表兄相比,我已经是惭愧许多了。”
“况且,保家卫国之事,哪里分什么门第出身。难不成旁人的儿子孙子能上战场,国公的后代就上不得了么?”
秦夫人一时语塞,竟也找不到理由反驳。
萧明渊又道:“姑母想必也知道,侄儿身上也有些本事傍身,即便是上战场也有自保之力。”
“我是萧国公之后,即便是要蒙受祖宗荫蔽,也绝对不能当个一事无成的脓包废物。”
一旁的世子萧文英有些不自在地动了动,正要开口说话。
却见萧明渊略过自己,起身朝着秦夫人拱手一拜:“还请姑母成全。”
世子萧文英:......
好吧,没他什么事。
秦夫人在这处,萧文英也没法像以往那般训斥萧明渊。
这逆子他是管不住了,谁爱管谁管吧!
第26章
北上大军年关前便要开拔出京。
新兵操练不足一月, 就要拉到战场上去。
萧明渊终究还是入了军营,只因萧国公萧镇一封亲笔手书,送入京城。
信上只有短短的两句话。
——比你爹有种。
——活着回来就行。
接到这封信之后, 秦夫人便再也不多说一句话了。
至于世子萧文英......萧明渊临走那日, 他甚至都没脸露面,只随意让近身伺候的人传了两句话过去,便打发了。
晋王殿下宣烬, 负责此次北征招兵之事。
知道萧明渊来军营了,还特意将人招去帐中。
“你小子, 还真来了啊!”
宣烬平日里和自家二哥好得像是穿一条裤子的。
早就从二哥宣炀那处, 得知萧明渊想进军营。
他倒是觉得, 像是萧明渊这样有能耐的人, 正应该出来闯一闯。
日后挣下一份功绩来, 无论是在军队还是朝中, 铺起路来也更名正言顺一些。
若真是就这么埋没了,反倒有些可惜了!
不过萧明渊到底是勋贵之后, 又是萧国公府第三代里头, 唯一的嫡长孙。
先头的萧国公世子萧文英,也不曾上过战场。
长辈怜惜疼爱晚辈, 舍不得人去战场上拼杀也是人之常情。
隔了个把月没消息, 宣烬还以为这事儿没戏了。
可没想到这小子冷不丁儿的, 就收拾起包袱过来了!
宣烬打量着萧明渊, 叹了一口气:“说吧, 你想去哪个营,本王现在在这里头,还勉强说得上话。要是再晚些,大军开拔了, 就不是我说了算了!”
萧明渊淡淡一笑,也不客气,直接道:“还请王爷将我安排到五军营,或者三千营皆可。”
京师三大营。
乃是大景朝军队之中精锐中的精锐。
分别为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
五军营为主力先锋部队;三千营多为骑兵,机动性强,擅长突袭、侦察;而神机营,掌管威力巨大的火器,在战场之上,常常有出奇制胜的效果。
宣烬皱了皱眉:“你想要去三大营,那可以先去神机营看看啊!”
到底萧明渊是萧国公的嫡长孙,战场上刀剑无眼、凶险万分。
五军营和三千营均为先锋部队,常常要冲锋作战,就连主将都要身先士卒。对于初入军队的小崽子来说,还是有些不大合适。
但是神机营就不一样了,手上拿着火器往那儿一站,或是蹲在火炮周围,只需要点点火,又轻松又安全,比上战场拼杀要舒坦多了!
而且神机营也容易立功,算起来并不比去五军营或三千营差。
到底宣烬还记着自家二哥说过,他那侄儿还等着人全须全尾地回来,去给他当伴读呢!
能关照的地方,他自然还是要关照关照的。
况且,宣烬看了一眼面前的萧明渊。
他倒是觉得眼前这小崽子挺聪明的,手段也有点儿阴。
听老四说,萧明渊上回在那深山老林里头救太子大哥的时候,手上好像有个......暗器之类的玩意儿,说不准这小子就喜欢玩儿这些新鲜东西!
萧明渊思忖着:“瞧一瞧倒也行,不过小子可否求王爷赏赐一个恩典,允许在下也去五军营或三千营一道观摩观摩。”
晋王殿下咂了咂嘴。
这小子,倒是有些傲气!
“罢了!”宣烬笑了笑,站起身来,“本王这几日,便带你都走一走这三大营,顺便视察视察三营训练得怎么样,也算是松松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