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明渊看了他一眼,轻笑一声。
呵呵!果真是能屈能伸,识时务得很!
不过当着众人的面,萧明渊的确不好明目张胆地动手,眼下,也并不是什么好时机......
“那不若让在下送王爷回营帐?”萧明渊格外有礼地颔首问道。
“不——不必了......”楚王脸色又是一白。
他轻咳一声,讪笑道:“定远侯事忙,本王......本王不愿多加劳动,叫人送本王回营歇息便是了!”
萧明渊点了点头,看向架着楚王的两名亲兵,含笑开口:“那就让他们二人送殿下回营帐歇息吧,至于这些贼人......”
说着,萧明渊扫视了一眼方才听楚王命令,上前闹事的几名亲卫。
——他们都是楚王专程从王府之中带过来的亲信!
萧明渊瞥了他们一眼,叹了一口气:“尔等假借楚王殿下监军之令,行冲营之实,实乃藐视军纪,扰乱军心。”
他说完,便摆了摆手,漫不经心地开口下令:“拖下去——军法从事!”
楚王盯着被拉下去斩首示众的亲卫,脸色彻底黑沉下来,挥开身侧的兵士,自己一瘸一拐地回了营帐之中。
待到遣散营帐内的侍从,楚王盯着面前的桌案良久。
砰——
他忍不住猛地抬手,将眼前的案几,包括周围能触碰到的一切,全都掀翻在地!
.
等陈元得了消息之时,中军帐内的将领已经都回了营。
他将萧明渊拉到一边儿,瞪着眼问道:“你怎么把楚王软禁了?”
萧明渊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卑职不过区区副帅,哪里有那么大的本事。”
他抬起头,看向陈元:“我只是替楚王处置了几个不长眼的人,没下令软禁监视他。”
——嗯,至少明面儿上可没下过这样的令。
陈元一听登时没了脾气。
眼前这位可是军营里头的财神爷!要不是有萧明渊在,这军中粮草辎重哪能来得这么快!
“这是哪里的话!”陈元嘿嘿一笑。
又劝道:“只是明面儿上人家既是王爷又是监军......你要整治人也别太明显了!”
当了这么多年的同僚,陈元知道,萧明渊这小子有点儿记仇,还小心眼儿!
楚王在朝中就和太孙不对付,如今又当了监军。
他还以为这回打仗会束手束脚的呢,没想到萧明渊这三两下的功夫就给人收拾完了!
陈元心下咧了咧嘴,反正他也不指望楚王能替自己领兵打仗!有没有他都无所谓!
就是怕人家同朝廷告状......不过大不了挨一顿骂和几十军棍的事。
——他这把老骨头还是扛得住!
萧明渊沉声道:“大帅放心,楚王不善军务,他不会愿意插手领兵之事。”
“至于朝中么......他怕是也没工夫递折子。”
今日这事,楚王本就不占理。
就算是告又能朝哪处去告?
况且......
萧明渊心下冷笑,等仗打完了,楚王暗地里勾结外敌的证据也该搜罗得差不多了。
到时候背上通敌叛国的罪名,他还能不能活着逃回封地还说不定呢!
——眼下,且安安分分地在原地呆着吧!
第161章
惊蛰一过, 天气渐渐回暖,京中藩王陆陆续续离京就藩。
南征大军也已经出京快一个月了。
宣珩每日在朝中主理着政务,早晚又要去乾清宫侍疾。
回了东宫也闲不住, 总是要看过各地的奏折, 尤其是南边儿的文书密信,再亲自一一批阅送出去才算消停。
就这么大半个月的功夫,前线和朝中的政务的确是半分岔子没出过, 太孙殿下人也是越发的沉稳干练,在百官面前积威甚重。
只是......人也瞧着消瘦了不少, 就连长宁长公主都有些看不过眼。
日日差了宫人, 将宣珩叫到自己的长乐宫之中, 陪着早晚用膳。
时不时还会叫人送些滋补的汤药去东宫, 送到太孙殿下跟前儿。
宣珩大抵是猜到萧明渊临行前, 应当是同长宁长公主交代过什么, 对着长辈一片慈爱之心,也不好推拒。
况且......如今那人在外打仗。
他时常去长乐宫中坐一坐, 陪一陪萧明渊在宫里这位唯一的长辈, 勉强也算是替他在长宁长公主跟前尽孝。
长宁长公主倒是格外喜欢有人陪着。
自打萧明渊领兵出京之后,她便日夜挂念。
前朝的事情她不便多问, 但是到底也惦记着外孙, 也就是宣珩来长乐宫的时候, 能多陪她聊几句前线的事。
她瞧着宣珩这孩子日日在自己跟前儿打转, 心底多少也看得出来, 两个孩子间很有几分情深义重。
她原本就对宣珩这般乖巧懂事的孩子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以前就带了几分爱屋及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