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明渊眸色一暗,语调却越发温柔而怜惜:“既然殿下说要记着,我自然是要允的,不过.......”
“利息的事......珩儿总要先同我说清楚吧?!”
宣珩耳根一红,盯着萧明渊的温柔的眼神,呼吸忍不住颤了颤,慢慢靠上前去......
萧明渊眼底笑意越发深沉,轻言细语地诱哄:“来......好孩子……”
“要先还多少......你自己来,好不好……”
第127章
萧明渊陪着自家小皇孙殿下, 在这处温泉庄子上,住了十来天。
直到行宫那处传来长宁长公主的消息。
说是皇帝忧心朝中政务,打算提前数日回銮, 特地嘱咐长宁长公主在汤泉行宫之中, 布置安排夜宴款待重臣亲眷。
让萧明渊尽早送皇太孙殿下回行宫,预备赴宴回銮之事。
得了这消息的时候,萧明渊早就已经命人准备好了车马。
略略收拾一番, 便带着自家小皇孙殿下紧赶慢赶地回了行宫。
两人出门在外十来日,回了行宫, 宣珩同萧明渊只是在落霞苑内沐浴更衣后, 坐下略略歇了一小会。
御前的冯公公和永福殿长宁长公主身前的女官, 便一前一后地进来传召了。
萧明渊将自家小皇孙殿下送上了外头的轿撵上去。
自己又着人带着早先预备好的东西, 便跟着女官, 往长宁长公主殿下的永福殿而去。
长宁长公主从一大早便忙着夜宴安排的大小事宜, 直到方才将底下的诸位王妃命妇都散了,才喘上一口气来。
听到萧明渊回了行宫, 心下惦记着十几日没见, 才命人去传话接人。
之后又闲不住似的,又是命人备萧明渊爱喝茶水点心, 又是叫人提前传话给永福殿的小厨房, 让添几道定远侯爱吃的菜, 等着晚上留人用饭。
左盼右盼了好一会儿, 才将人给盼来。
“明渊拜见外祖母。”萧明渊一进殿中, 便走近给长宁长公主叩首请安。
长宁长公主忙俯身拉着人的手臂连声开口:“都说了在本宫这儿不必见外,你这孩子......出去几日,倒像是要和本宫生分了不成?!”
萧明渊无奈一笑,垂首顺着长宁长公主的殿下站起身来。
一面柔声应道:“孙儿本该日夜替母亲在外祖母面前敬孝的。”
“这一回......孙儿疏忽了数日, 还连累您在行宫之中为孙儿日夜忧心,本该回来就立刻来外祖母这处请罪才是......”
长宁长公主闻言,抬手屏退了殿内众人。
只留下身边儿的女官青鸾在一旁贴身伺候着。
而后才拉着萧明渊坐到自己身侧来。
“说什么请罪不请罪的话......你同太孙殿下这回凶险,若非你事先察觉,又及时抽身,怕是要经受一场无妄之灾。”
长宁长公主轻叹一声:“本宫只希望你们两个人平平安安就好......”
这回齐王和赵王行刺一事,若非是萧明渊提前发觉了蛛丝马迹,将计就计了一番,指不定还能生出多少乱子来呢。
常言道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
长宁长公主知晓朝堂争斗凶险,自己的孙儿和皇太孙殿下能够有这份警觉性,又能及时自保反击,她只有安心的份儿。
“皇帝前些日子知道这事,动了大怒,已经将所有相干人等全都拿下问审了。”
“不过这到底是一桩丑事,牵扯太多,怕是又要血流成河,本宫将将劝了几句,陛下那处才息了怒......”
长宁长公主轻声说着前些日子行刺的事。
她当时听闻齐王、赵王行刺储君不成,还被皇帝逮住,偏偏萧明渊和太孙这个时候还刚好避开出了御苑。
长宁长公主隐约猜到了几分,才劝阻皇帝将事情暂且压下来,也是怕萧明渊这处有些地方,没料理周全。
只是眼下皇帝那边儿还没传出来半分消息,想来是萧明渊做事细致谨慎,应当没出什么岔子。
“不过......御前龙禁尉的统领这回也是倒霉,因为失察之罪,被赏了五十杖军棍革了职,如今已经提了新人上来。”
萧明渊垂眸一笑。
龙禁尉的那位大统领,是两年前新提拔上来的,人也有些年纪了,在那位置上本就待不了多久。
而且……他年轻的时候,又跟在燕王殿下身边儿办过差事。
虽然不是铁杆的燕王党,但是却也是一个油盐不进的性子,忠心是忠心,就是脑子有些转不过来。
这回虽然是遭了一回无妄之灾,但是也是他失察......
在围场内负责御前守备,竟然连齐王和赵王的异动都不曾察觉,可见在治军和领兵上头失职。
龙禁尉御前统领这样的重要差事,自然不能叫这般马虎大意之人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