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总有些莫名地畏惧和忐忑。
她眉眼微微一沉。
看着萧明渊,心下暗暗提高了警惕。
这个人,绝对不好对付!
第63章
萧明渊静静站在自家小殿下身后。
几乎独占一般的, 将宣珩笼罩在自己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临安公主那并不太友善的视线。
他自然也是十分敏感。
按理来说。
临安公主平日里,同东宫和身为皇长孙的宣珩,往日无怨, 近日无仇。
她既是金枝玉叶, 本也身份尊贵,颇得宠爱。
如今驸马一族也是清贵人家。
从不沾染党派之争。
很是没必要与自家小殿下,和底蕴深厚的郑国公府为难。
如今这般“得理”便不饶人, 自然是另有所图。
萧明渊心下一叹。
只是这位却不知是哪处筋搭错了,挑谁不好, 偏偏认准了吴王。
而且, 还不惜如此牺牲自己的脸面……
萧明渊抬起凤眸, 视线轻飘飘地落在临安公主的脸上。
对方显然也察觉到了什么, 眉眼间闪过几分警惕和犹疑。
只是转瞬便压下紧张之色, 面上恢复了先前的从容和理直气壮。
萧明渊凤眸之中闪过一丝不耐烦。
又是个不怕死的……
眼见着自家小皇孙殿下年纪轻辈分小, 又面嫩脸皮儿薄。
便上赶着作死,欺负他的小皇孙!
萧明渊知道, 自家皇孙殿下向来心胸开阔豁达, 是个不记仇的性子。
可偏偏他心思便狠毒不饶人,又护短习惯了。
自然是容不得旁人, 如此欺负他的人。
“姑母息怒。”宣珩轻抿了一下嘴唇。
面上还是一如往常的温和谦逊:“侄儿方才听闻姑母被人冲撞了, 本该替姑母讨回公道, 出出气。”
“只是, 听闻今日姑母才从城外的龙兴寺上香礼佛归来。”
宣珩淡笑一声, 温声劝慰道:“姑母才拜过佛祖和菩萨,想来今日,怕是不宜见血的,免得冲到姑母身上, 在神佛面前求来的福气。”
临安公主临到嘴边的话头一哽。
听着宣珩的这一番话,仿佛处处都在为她着想一般。
她一时之间,竟然寻不出言语来回。
临安公主上下打量了一番面前神色沉稳,满脸谦逊的宣珩。
平日里她怎么不曾发现,自己这个皇侄,竟然还有如此心机。
牙尖嘴利不说,竟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学出来的几分虚伪君子之相。
手段高明得很呢!
“你的意思是,本宫今日被贼人惊吓受辱,你母族郑国公府的人,在本宫面前动刀动剑,如此违逆犯上威胁余本宫。”
“这些屈辱,是都要本宫大发慈悲、忍气吞声地认下来,不再去追究过问么?”
临安公主冷笑一声:“皇侄果真是在替本宫着想!”
“为了保全你母族郑国公府上下,你可是思虑周全得很呢!连本宫的脸,都要扔到地上去踩!”
此言一出,四下围观之人忍不住面面相觑。
明面儿上,他们自是不敢冒犯天威,当面议论皇室中人。
只是心中自然忍不住嘀咕两声。
此事回头若是一传扬开来。
眼前这位皇长孙殿下,自然难逃一个包庇纵容的罪名。
指不定临安公主方才的这些话,传到御史台的耳朵里。
怕是要被列出十个八个罪状,在朝堂上大肆批判讽谏!
躲在暗处的燕王三兄弟,看着那处剑拔弩张的情形。
身为燕王世子的宣瑢忍不住皱了皱。
“遭了,临安姑母这不是给人下套吗?”
今日之事,原本和宣珩并无半点关系。
临安公主受了辱,是该发脾气。
可前有京兆尹前来当和事佬。
后头,郑国公府的常小将军也露了面。
在这皇城之中,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大家又都是有身份,有脸面的人。
即便是有什么私怨,互相通了门第根底,私底下解决干净便是了。
倘若真是留不住余地,已经撕破了脸,那一起带状进宫里头,到陛下面前分辨个明白。
自然也有陛下,亲自替人做主。
哪里需要像临安公主这般。
堂堂一位公主之尊,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喊冤叫屈的。
这样子倒不像是为了来讨回公道的。
倒像是要唱一出戏呢!
眼下见临安公主又对宣珩这位堂兄发难。
还大有不依不饶的气势。
宣瑢便隐约看出来有些不对劲了!
临安公主今日这阵仗。
总不可能……原本就是冲着宣珩堂兄去的吧!
“什么下套?”老二宣琅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大哥!临安姑母今日这是怎么了,也太小气了吧!”
宣琅忍不住低声嘀咕:“虽然先前她是受了委屈,可眼下大堂兄都好声好气上前来说和道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