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李长风利索地承认了,他盯着太后,一字一句地说,“我就是要让你们都不好过。”
凭什么李愉这副样子,他的亲生母亲还要养着他?他都大度地给李愉想了个非常好的出路,他的母亲还要这样误解他。
“阿愉虽然顽皮,但他不会像你这样冷血无情!”太后站起身,牵起李愉的手,带着他离开宴席,跟在太后身边的唐绾回头看了李昭一眼,暗暗叹了口气。
李愉对身边的人不好,唯独对太后好,很黏着太后,所以太后还能容忍他。
李长风气得抓紧了桌角,指节泛白,胸口迅速起伏。
“三郎。别这样……”李昭轻轻地抚过他的胸口,“不要想这些没有用的事,回去好好睡一觉吧。”
“阿姐,今年你能留下来陪我吗?”李长风知道,公主府里有人在等她,“或者,带我去公主府好不好?我会乖的。”
李昭想了想,还是答应了。
今年除夕,沈无忧没有从南疆回来,一起用年夜饭的只有顾盼、金翎和林修竹。
他们见李长风来了,连忙行礼,李长风笑着摆了摆手:“免礼。”
天子一来,两人说话自然得收着点,金翎原本的位置被李长风占了,只能远远地看着李昭。
吃饭时,李长风还试探地问了一句:“沈府没有来人吗?”
“沈府只送了节礼,没有人来。”李昭语气平静地说。
“好吧。”李长风吃着菜,忽然想到前年的热闹场景,忍不住又问,“阿姐,为什么今年没有火锅了?”
李昭解释说:“你想吃火锅?今年沈二公子不在,他最擅长弄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我们都不会,所以今年只是家常菜。”
李长风一想到这些觊觎阿姐的人不在,心情就好了许多,饭也越吃越香,甚至还有心情招呼公主府里的两位女官坐下吃饭。
吃到一半,又有小厮前来通报:“殿下,陆二公子带着陆府的节礼来了。”
“陆二公子是谁来这?”李长风歪着脑袋问。
“礼部侍郎陆归舟的弟弟,先前外放做了县尉。”顾盼提醒道。
这些人情往来都是兰馨在管,她站起来,走到李昭身边:“殿下,下官去处理。”
李昭贴到兰馨耳边小声说了几句,兰馨点了点头,便退了出去。
李长风单手撑着脑袋,想了一会:“哦——原来是那位。”
外放了两年,他都快忘了。
“阿姐竟然和他还有联系?”李长风问。
“没有,只是与陆府逢年过节会有来往,他是替陆府来的。”李昭平静地说。
李长风这才松了口气。
年夜饭后,李昭派林修护将顾盼、金翎送了回去,李长风则在明月轩等李昭回来。
李昭将人送走,又去侧门见了陆平川。
陆平川是在去年元宵的次日走的,李昭也是过了一阵子才知道的,她没把人放心上。
但是陆平川会经常给他寄信,写了很多南方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有时信还会有一些政务上的问题。
投诚之意已经呼之欲出了。
李昭观察过陆归舟,他为人坦荡,是个正人君子,也无站队之心,只一心做事。
如果能拉拢,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李昭看见信上有些政务问题的时候,也会回信。一来二去,信笺竟叠成了厚厚的一沓。
“见过殿下——”陆平川从马车后走了出来,恭恭敬敬地行了礼,恍惚间,李昭仿佛看见了陆归舟的影子。
两人毕竟是双胞胎,还是非常像的,经过外派的两年,陆平川和陆归舟的气质都接近了不少。
“免礼,许久不见,陆二公子一切可好?”李昭微微一笑,扶起他。
陆平川勾起唇:“一切都好,多谢长公主教导,下官才能即使解决这么多麻烦问题。”
“陆二公子过誉了,本宫只是随口说了几句,是陆二公子自己做得好。”李昭莞尔一笑,“对了,吏部尚书很赞赏你,也提起过你,你的政绩相当不错,也许年后会调回京城。”
“无论在哪,只要能帮上殿下,臣便心满意足了。”陆平川上前一步,趁着月色望着这张明丽的脸。
他可太想留在京城了。
“一年不见,陆二公子稳重了不少。”李昭始终记得春日宴上陆平川跌跌撞撞扑到她身前的莽撞样子。
如果没有此事,他或许能进翰林院。
“人总是要长大的。”陆平川笑了笑,将马车内的节礼提了下来,递给了李昭身后的兰馨,又贪恋地看向李昭的脸,“殿下可还有别的事?如果没有的话,那臣就不打扰殿下了。”
他希望有。
但理智告诉他,长公主应该不会留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