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帝不如换我当(183)+番外

作者:第九戒 阅读记录

李长风低下了头,沉默了片刻,揪了揪李昭的衣袖:“好吧,这是我的错。但是阿姐,你真的没有因为祁鹤眠的事生我气吗?你为什么不相信我呢?你明明可以早一点告诉我祁家的冤案,为什么屡次隐瞒呢?我可以为他翻案的,你知道的,我根本就不在意名声的。”

“你不知道祁家的案子是冤案吗?”李昭低眸盯着那只泛起青筋的手。

“那阿姐呢?阿姐这么费劲地把祁鹤眠救出来,不也早就知道祁家是冤枉的吗……”李长风质问到一半,声音越来越弱,似是有些心虚。

李昭推开他的手,背过身去:“你以为我为什么不让你翻案?当年,季北虎视眈眈,单单这一件事,他就能大做文章。而且当年我也为祁家求过情,让你不要赶尽杀绝。”

“对不起……”李长风凑近了些,声音很轻,“我知道错了,阿姐能不能原谅我……我把整个南衙十六卫交给你好不好?”

李昭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接受:“现在是说这个的时候吗?”

“那明天再说?”李长风眨了眨眼,“阿姐要是不愿意宿在兴庆宫,去别的宫殿也行,或者,我跟着阿姐去公主府,求你了……”

李昭眼见李长风一副不达目的势不罢手的姿态,懒得再纠缠:“好吧,那我今晚去睡偏殿,我只想好好睡一觉。”

这天晚上,李长风的确没来打扰她,她安然入眠,一夜好梦。

在梦里,祁鹤眠在玉兰树下弹琴,他披着厚重的雪白狐裘,乌黑的发丝自然地垂落,宛若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只是梦里的脸有些模糊了。

第二天醒了,李昭将梦中的画卷画了一半,因为时间上来不及,她就暂时放下笔,先去早朝了。

她依然与沈淮并肩而立。

沈淮继续提分田,但是比昨天的分法更加温和一点。

他提出的分田之法接近于“均田制”。

在均田制中,朝廷将无主荒地按人口分配给农民,农民享有土地使用权并承担赋税。土地所有权归国家,禁止买卖。

昨天,沈淮一开始提出的是将所有土地分配,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于是,他今日提出各级官员和王公贵族的土地有定数,超出部分收归国有。

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但能匀更多的田给百姓。

这次,李昭站了出来:“陛下,臣思来想去,沈太傅提议的法子虽好,但仍有遗漏之处。微臣建议,不论男女都能分田,人死,田重新归于国家,”

很快有人跳出来反对了。

一个个用着冠冕堂皇的理由,诸如社稷安定,来反驳李昭,反驳的官员越多,李昭越是高兴。

在第五个官员站出来反对的时候,陆归舟站出来支持了李昭和沈淮的分田之策,之后也陆陆续续有人站了出来。

最终,李长风装作没听见反对的声音,朗声道:“既然此事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大家也都没意见,那就这么定了。”

他不等反驳的声音跳出来,喊了一声退朝,就溜走了,留下面面相觑的众臣。

下朝后,李昭回到偏殿,准备将那副画带回去时,却发现书桌上的那副未完成的话不见了。

她问守在外面的侍女:“谁进来过?”

侍女说:“陛下进来过,只是一会就离开了。”

李昭懒得再多走这些路,有这时间她已经重新画出一幅新的了,她干脆回公主府去了。

重分田地的事虽然定下来,但也无法立即实施。

一方面,有很多细则需要谨慎制定。另一方面,许多田地还种着作物,还未收获。

这么多豪强失去土地,局势很可能会动荡起来。

在原书中,沈淮在大梁内忧外患中名声渐盛,后期是真正的功高盖主。

虽然那是几年后的事,但李昭担心蝴蝶效应让这些情节提前出现,于是未雨绸缪开始锻炼自己的身体。

那天,被迷药迷晕的几个人里,顾盼是最早醒的,她的武力值也是这些人里最高的。

她不敢懈怠,接下来的日子,除了处理政务,就是锻炼。

不过,李长风就显得有些无所事事了,他常常觉得自己被忽略了,在紫宸殿时,他就一脸幽怨地看着李昭。

完完全全一副昏君的样子,脑子里没有江山社稷,脑回路也很奇怪。

要不是怕那些朝臣接受不了,李昭早自己写好禅位诏书,盖上玉玺了。

坐在李昭对面的沈淮头顶的好感度一天比一天震荡,一般在60-80之间震荡。

就好像回到了一年前,那个时候,沈淮头顶的好感度也是这样跌宕起伏。

但李昭什么也没做,她只是在勤恳地处理政务。

好感度降到50的时候,李昭趁着下值,跟上了沈淮,忍不住关心地问道:“沈太傅最近心情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