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绾朝着她摇了摇头,大概意思是太后的心情不太好。
“母后,要不要下一盘棋。”李昭温声问道。
“下棋?”太后瞥了一眼窗外站着的人,眸光微动,然后点了点头。
这盘棋她们下得很慢,一开始,李昭锋芒毕露,似是要将白子赶尽杀绝,但太后很快就找到了她的弱点,逐个击破,她一味的进攻,却节节败退,李昭由进攻转为防守,太后的棋子看似占了优势,但李昭使的是诱敌深入,最后太后输了这盘棋。
“阿昭的棋艺越发出众了。”原本沉着脸的太后忽而展露了笑容,朝着李昭招了招手,“来,到母后身边来。”
闻言,李昭便知道太后知道了她的意思。
太后对天子就如她刚开始下棋那样,一直逼迫着白子后退,而天子终于找到了机会反击,太后如果硬碰硬,就会像棋局中那样输掉。
平心而论,她不希望太后被囚禁在慈宁宫,而且她也答应过唐绾。
唐绾将糕点递上,轻声说道:“长公主年幼时便聪慧过人,在许多方面,都不输陛下呢。”
“陛下确实不如你。”太后提起这个逆子就来气,“听说,捉拿季北那日,是你一箭射死了他,可见你射艺又精进了不少,但陛下这么多年,都没有长进,做事完全不考虑后果。怎么教都学不会!”
李昭安慰道:“母后别忧心这些了,陛下已经十八了,再过一个月,就是陛下的十九岁生辰,陛下应当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
“我看他并不知晓……也罢,随他去吧。”太后摆了摆手,似是想通了,“哀家准备过几日去寺院,给先帝祈福,清修一阵,宫里的事就交给你和唐绾了。”
“是。”
太后像是要放权了,但李昭知道不是,她只是想暂时收敛锋芒,韬光养晦。
无论如何,太后去清修后,她和天子之间的矛盾暂时隐下了。
李昭忙着筹备女学开学的,女学的名字已经定下了,就叫揽月书院。
正式开学那天,书院来了很多人。
就连太后也专门派人送了贺礼。
天子也来了,但只露了一面,便回宫了。
其实李长风更想去公主府等着,因为书院离公主府更近,到时候天色晚了,他留宿就更方便,但李昭婉拒了,他就去了自己的宅院等着。
心腹大患季北除掉后,李长风就放纵了不少,经常出宫去找李昭,紫宸殿里的奏折堆积成山,往往是李昭将他送回宫后处理。
对此,朝中的言官颇有微词,明面上是针对李昭,又是差不多的词,说她僭越。但大臣越是这么说,李长风就越逆反,直接将奏折搬去了公主府,李昭会在送走李长风的时候,把奏折也带上。
但只要他们不劝,李长风就不会把奏折带出宫,偶尔还会自己处理一下,渐渐的,那些人也就不敢劝了。
李长风就更加放纵了。
李昭在揽月书院忙了一天,早就将李长风忘在了脑后,都快到公主府了,玉凝才提醒她:“殿下,陛下似乎还在等您。”
“什么?”李昭不禁打了个哈欠,凝眉思索了片刻,“今天我太累了,让陛下回宫吧。”
“是。”
但李长风还是来了。
李昭刚洗漱完,熄灭了室内的烛火,就见自己被窝被拱起一抹弧度。
“三郎。”李昭无奈重新点上烛火。
李长风探出头来:“阿姐,我来了。”
“你最近总是出宫,大臣们颇有微词啊。”李昭在床边坐下,眸光微动。
李长风冷哼一声:“可我又没吃他们大米,他们就是嘴碎。”
“回宫去吧,现在宫里不会再有人害你,你在宫外反而不安全。”李昭提醒道。
现在沈无忧还在南疆,顾盼、林修竹都有职务在身上,最近朝堂缺人,现在都是把一个人当两个人用的。
所以李昭身边除了公主府侍卫,并没有别的人护卫,这些人的武力值也不算太高,现在的李昭每天都在锻炼体能,武力值也在缓慢上升。
她的武力值已经有65了。
能自保,但未必保得住别人。
“阿姐,我在宫里很孤独。”李长风伸手勾了勾李昭的手指,眨了眨那双雾蒙蒙的眼眸。
李昭扶额道:“那你把母后叫回来。”
李长风气得从床上坐起:“阿姐!”
“我在这里。”李昭轻轻按住他的肩膀,她垂下眼睫,轻叹了口气,“三郎,回去吧。
李长风直勾勾地看着她,手指抓紧了被角:“我就是想和阿姐待在一起。像以前一样,心无芥蒂,不可以吗?”
“当然可以,但是我今天实在是有些累了。”李昭困倦得揉了揉眉心,“别再让我说第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