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度芙蓉(8)

作者:栖云岫 阅读记录

这么好的儿郎,因祖父昔年一句戏言,竟成了宋昭的未婚夫。

宋昭面对赫连信,内心深处有种难以言喻的别扭。

十岁之前,她与赫连信的交集寥寥无几,记忆中他总是独来独往,沉默寡言,眉宇间仿佛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愁绪,像是一幅淡墨山水画,疏离而遥远。

十岁之后,她不得已成了世子,本以为终于有机会与他

多些接触,却没想到他随叔父游历,再相见时,他成了威严凛然的巡检使,而她成了不学无术的纨绔,渐行渐远。

许久未见,宋昭心中有点忐忑,躲在窗后偷偷张望。

赫连信踏着青石小径缓步而来,步履从容不迫,每一步都仿佛丈量过般沉稳有力。玄色长袍随着脚步摆动,更显身形修长挺拔。阳光透过树梢洒在他肩头,为他冷峻的轮廓镀上一层淡淡的光晕,却掩不住他眉宇间那股与生俱来的冷峻与疏离。

“信哥哥——”

宋方仪一袭红色衣裙,裙摆随风轻扬,宛如一朵盛放的芍药。眉眼间尽是娇俏与灵动,声音清脆如黄莺出谷,带着几分亲昵与撒娇,唤住了赫连信。

窗后的宋昭,嘴角泛起一丝苦涩。

第4章 试探听闻太子殿下出京了

暮秋残阳斜斜切过飞檐,碎金般的光影在褪色的朱漆栏杆上浮动。

宋昭闷闷地合上窗,仿佛如此就会将那抹红色屏蔽在外,转身走向衣橱,缓缓拉开。柜中整齐挂着一排男装,或青或黑,单调得刺眼。她怔怔地望着,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柜角,久久未动。

“世子找什么,让奴婢来,小心您身上的伤。”丫鬟茯苓一旁道。

宋昭蓦然回神,轻轻摇了摇头,眸中那抹恍惚转瞬即逝。她抬手合上衣橱,指尖在柜门上停留片刻,声音轻得仿佛自言自语:“本想寻一件旧衣,还是算了。”

话音落下,她转身望向窗外,夕阳下投下一道清冷的轮廓。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已是一片清明——是了,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些未了的心愿,未报的仇怨,都在等着她一一了结。

赫连信踏入中堂时,正见镂花竹帘筛落的日光里,一袭藏青织锦长袍的少年,慵懒地斜倚在湘妃榻上。锦袍上织着花鸟纹样,领口袖口用金线绣着五彩祥云图案,腰间束着青玉带,垂着一个精致的流苏香囊。

纤长指节漫不经心地抚弄着青瓷茶盏,鎏银缠枝纹在指腹下蜿蜒游走,盏中茶汤漾起琥珀色涟漪,摇曳间,竟将少年低垂的眉眼映出几分惊心动魄的妖冶——眼尾薄红如染胭脂,眸光流转似有暗香浮动。

“天生风流。”此情此景,赫连信脑海中蓦然浮现出这四个字,仿佛再没有更贴切的形容。然而,他随即皱了皱眉头,心中泛起一丝不安——自己怎会生出如此轻浮的念头?

“赫连大人大驾光临,在下因伤在身,未能远迎,大人莫怪。”宋昭语气慵懒,言辞虽客气,却透着一股漫不经心,仿佛那所谓的歉意不过是随口一提,毫无诚意。

“世子客气了,身上的可伤好些了?”赫连信微微一顿,语气中带着一丝迟疑,最终还是以略显疏离的口吻回应了一句。

他的目光在宋昭身上停留片刻,似乎想要看透那漫不经心的背后隐藏的真实情绪。

宋昭轻放茶盏,本想讥他“美人拦路,招蜂引蝶”,可抬眼见他清冷中带着关切的神情,心中一滞,终是轻叹一声,咽下了嘴边的话。

她抬手示意,语气平淡:“赫连大人,请坐。”

窗外一缕夕阳洒了进来,莲花香炉中沉香袅袅,驱散了房中苦涩的药味。

宋昭倒了杯茶推向赫连信,直截了当地问:“宋晏谢大人关心,不知大人此来,所为何事?”

她可是听说赫连信进府先去了延福堂,并不像是单纯寻她的。他至今未娶,也不知是不是守着那个口头婚约,等着她从“失踪”寻回来。

赫连信目光沉静,却带着一丝探究,定定地望着宋昭,声音低沉而温和:“阿宴同我为何如此生分?少时,你不是总唤我‘信哥哥’的吗?若你姐姐在,这时你应唤我一句……”

“大人,”宋昭突然抬高声调打断了他的话,“姐夫”那两个字,最终没有宣之于口。

还有“信哥哥”三个字,一入耳,宋昭脑海中顿时浮现宋方仪那甜腻的声音,脸色当即沉了下来。她冷冷抬眼,语气疏离而淡漠:“大人也说了,那是年少不懂事。”

宋昭已记不清当初阿弟与赫连信是如何相处的了。如今时过境迁,她心中清楚,与其纠缠于过往的种种,不如干脆利落地将从前的一切斩断,以免徒生麻烦。

上一篇: 百岁之后 下一篇: 伏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