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度芙蓉(6)

作者:栖云岫 阅读记录

“中毒了?”宋昭不可置信。

她将全身包扎得跟个粽子一样的九鸣,冒充自己带回了侯府,大张旗鼓地找了许多大夫上门,个个精神抖擞地进来,又垂头丧气地出去。

京墨回道:“只有一个大夫说像是中了毒,否则不会至今未醒。”

“至今未醒……”宋昭重复道,眼神涣散,神情前所未有的难过。至今未醒的,还有她的阿弟,七年了,宋晏一直沉睡着,一点醒来的迹象也无。

京墨见状,急忙跪下道:“属下失言,还望世子责罚。”

“起来吧,你悄悄将他送到芙蓉巷,请巫医过去诊一诊。”

“能活就治,治不好,留着一口气,给阿宴试药吧。”

宋昭的心情不免又沉重了几分。

七年前那个雪夜,阿弟浑身是血地躺在床榻上,面色苍白如纸,嘴角的血迹怎么擦也擦不干,却仍旧握着她的手说:“阿姐,母亲病重,万不能让她知道我出了事,我们是双生子,难为阿姐了……”

第3章 苦涩一句戏言得来的未婚夫

忠勇侯世子遇刺重伤昏迷的消息,在南州各界掀起轩然大波。街头巷尾、茶馆酒肆,人人议论纷纷,猜测背后缘由。

一说他在画舫中与人争风吃醋,遭了毒手;

一说兄弟阋墙,世子尚未成亲,膝下无子,真有个三长两短,爵位花落谁家?

有人感叹世子命运多舛,自幼体弱多病,难承忠勇侯之威,恐宋家军日后无主。

有人怜惜世子年少未娶,可惜了他那张风华绝代的容颜。

宋昭将这些小道消息付之一炬,日日

派人催促府衙缉拿真凶,然后盯着画舫、镜花楼和梨香园,看看谁最先沉不住气。

得知她重伤昏迷后,南州世家或明或暗地派人送来珍稀药材与名贵补品,一时间,门前车马络绎不绝,礼单堆积如山。

而侯府延福堂内,气氛凝重。

老夫人齐氏阴沉着脸坐在榻上怒骂,“外头的风言风语好听吗?平时在家怎么横都行,出去还是要张脸面的,老四还在京中做官,兄弟阋墙争产的名声传到京都,你们就不怕庞氏来人吗?庞太傅门生故吏遍地,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侯府。”

二房的夫人姜氏眸底一闪,庞太傅可是宋昭的外祖父,即便故去多年,在朝中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只要庞氏还在,大房的侯爵不可撼动,便低着头没有接话。

三房的夫人小齐氏是老夫人本家的侄女,劝道:

“姑母,您且消消气,这些疯话绝非我们府里传出去的。不过是些好事之徒捕风捉影、搬弄是非罢了。什么争风吃醋、兄弟争产,这些闲话哪家哪户没有?

说到底,还是世子平日里不够争气,若是没有那纨绔的名声在外,旁人又怎会借此大做文章,编排出兄弟争产这等难听的话来?再说了,府里上下谁人不知道,老夫人最疼世子。何必为这些闲话伤了身子?”

姜氏淡淡瞅了小齐氏一眼,心中鄙夷不已,惯会说好话哄人,也不看看自家儿子什么德行,就算没了世子,也轮不上你家承袭爵位,论资排辈,也该轮到他们二房。

小齐氏一门心思打着小算盘,袭爵肯定轮不到他们三房,大房如果没有了世子,二房精明强干,肯定会以长幼有序相争,四房深得老夫人宠爱,又在京都做官,手中宽裕,只有他们三房,靠着侯府过活,一丁点好处也捞不到,还要看掌家的姜氏脸色。

“姑母,外头的风言风语虽不堪入耳,却有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世子至今未成婚,膝下无子,若真有个闪失……这百年基业,恐怕就要毁于一旦了。姑母,您素来深谋远虑,此事关系侯府存亡,还请您早做打算,未雨绸缪,方能保我侯府百年安稳啊!”

小齐氏言辞凿凿,神色凝重,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仿佛字字句句皆是为侯府百年基业着想。

姜氏微微蹙眉,心中暗自冷笑。妯娌多年,小齐氏是什么样的人,她再清楚不过。这等无利不起早的性子,怎会平白无故为侯府操心?她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已警铃大作。

老夫人哼了一声,“先前相看的人家,都嫌世子顽劣,这马上都十八了,南州哪还有好人家的姑娘家,门第太差的,说我这个继祖母偏心,门第上等的人家,看不上他那等喝花酒,逛青楼,包妓子的行径。”

“姑母,眼下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既然外头有这般传言,不如尽快为世子安排婚事,一来堵住流言,二来为世子留后,三来婚事添喜,兴许还能冲一冲,让世子早日醒来。”

“中等人家的姑娘寻不到,次等的人家总还会有的,就说万家的姑娘,家世人品都不差,年纪也相当,姑母考虑一下?”

上一篇: 百岁之后 下一篇: 伏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