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半刻,又有人端来热汤、炭火,分别放置在案上与坐席旁边。
有序且迅速的做完所有事情后,随侍犹豫看着剩余的:“娘子,还有一碗热汤...”
褚清思也闻声望到一直站在旁边的少年。
她将目光落在自己面前这张几案的右侧:“刘虞,坐这里。”
少年立即点头,走了过来。
随侍也瞬间明白,将热汤放在几案右侧,并命人在此设席。
刘虞站着等候片刻,然后才端端正正的跪坐下去。
身体被朔风吹至不适的褚清思则早已执起匕,饮了口汤。
待吞入喉中,温暖五脏六腑后。
她随口问道:“你喜欢四娘?”
一听到这句话,刘虞惊惶地瞬间失神,刚拿在手中的玻璃碗也砰地落在地板上。
少年立即膝行着一直往后面退去,直至退出到坐席的范围外,然后又当即为前面的失礼之举伏拜在地:“请褚昭仪治罪。”
褚清思的视线跟随其一起低下,但未看刘虞,而是看着地上。
碗虽然未碎,但汤已经全部散出。
不仅弄脏了那张昂贵的坐席,还有一些朝着前面流去。
她并不在意的撇开,令随侍清扫干净并换一张坐席后,再接着莞尔安抚少年:“无碍,你先起来再说,地板寒凉。”
刘虞未敢起来,而是就着如此稽首之姿,言明己心:“仆乃卑贱之身,岂敢喜欢大周的公主。”
喜欢吗?
不,他从不敢有此想法。
他只是想不明白为何公主会突然摒弃自己,他明明是最得公主宠爱的那个人。
褚清思弯了弯唇角:“那为何自三日前你被四娘赠予我以后,你好像一直都很不高兴?除了喜欢四娘,我实在想不到还有何缘由。”
她见过刘虞在平乐公主身边的姿态。
那是一种将尊严抛弃的取悦。
与如今截然不同。
刘虞畏怯回答:“实乃仆初到昭仪身边,尚还不知道昭仪的爱好习惯,仆不敢擅自言行,惟恐昭仪会厌弃仆。”
“这是实话吗?”
“仆所言皆实。”
褚清思并未全信,但她也不再追问,命其起身。
刘虞不敢再继续违命,十分顺从地站起。
褚清思正色道:“听四娘说你擅各类弦乐,是乐坊中最受权贵喜爱的。”
为表示自己不再念旧主,刘虞也逐渐改掉称呼:“仆最擅琴,也的确是有很多贵人喜好琴音,但自去到公主身边,仆就再未为他人鼓过琴。”
褚清思又问:“除了擅乐,你还会什么。”
刘虞想了想:“平常生活起居所需的,仆皆会一些。”
此问实在不好细答,因为在平乐公主身边,他学会了很多。
饮下一半热汤,褚清思靠着凭几,将随侍盖在自己腿上的薄羊衾往上面拉了拉,盖住膝盖以上,再想及少年在太初宫时的表现。
如今自己与崔如仪已是完全相对。
他若是一直得女皇宠幸,并不是件对她有利的事情。
崔如仪能做之事也不比自己少。
因为他曾因一句话就让女皇追封了其先祖,所以今日才敢去为从弟谋职。
还有李询之死、今日那句警告都让她意识到——已经必须要为将来所筹谋。
许久不闻女子的声音,刘虞以为是不满意自己的回答,及时亡羊补牢:“仆可以为娘子而去学习。”
褚清思抓着羊衾,神情肃然的看着他。
“若我要将你再送给女皇呢?”
*
还未到黄昏时分,但光线已开始逐渐暗沉。
两列五六个寺人双手紧紧抓着双耳漆木案,有几人的案上放着数卷竹简,有几人的案上则是轻薄的帛书。
他们的步伐也不由加快,从东面的太子宫通过夹道,直接朝着帝王的寝居而去。
卫戍在寝居四周的千牛卫、武卫等发觉其怪异后,迅速伸手阻拦。
见其衣服,便知是宫室之中的人:“你们是从何来。”
这些来自太子宫的寺人将脑袋垂得更低,在的:“仆...仆等是奉太子之命将先太子所遗留在太子宫的简帛送来给陛下。”
自楚王照被立为储君,住入太子宫起,便开始命人把宫室从里到外都尽数清扫一遍,然后将长兄的遗物都全部送至太初宫。
特别是对待文书、竹简帛书之类,更是严令必须要让自己的阿娘知道。
因为他惟恐会重蹈长兄的覆辙,哪日就被阿娘遣来太子宫监视自己的那些人找到,然后误以为是他的。
若是上面又果真有什么谋逆之言,下一个被赐死的就是他。
武卫听言,转身去殿外上报。
不久后,一名宫人出来,命寺人将所有简帛都放入集仙殿。
*
及至异日清晨,妇人却已然忘记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