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日的早朝上,丞相的位置在百官最前方,所以当他不在,那里的位置空出来,便格外显眼。
皇帝还未到,百官议论纷纷,都不解到这个时候了,丞相为何还敢不上朝来。
昨日罪臣们被当众斩首,血流了一地,今早从宫门前经过还能看见地上擦不干净的血色,文武百官都为之一颤,但这个重要关头,丞相居然一句话不说便旷了朝?
一个大胆的官员悄声问御史大夫:“荆大人,您可知丞相今日缘何旷朝?”
御史大夫也不清楚,现今陛下成长了,已不再需要事事与他商量,所以他也被蒙在鼓里,只明白此事是陛下和国师有意为之。
不过当着下面官员的面,他故作神秘:“此事牵扯甚大,陛下心里头清楚就好,你我无需多问,明白?”
那官员连忙点头:“是,谢大人教诲,小人明白。”
他退回自己的位置,抬手抹了把额上冷汗,心想看来是要有大事发生,他一个五品小官还是不要掺和为好。
待李宵尘出现在早朝上时,一眼便看见了前方空出的位置,在文武百官期待的目光中,他却像是完全没看到一样,照常上朝,让百官有事就汇报,无事便退朝。
百官面面相觑,都不清楚陛下今日作何打算,但也不敢随意揣测圣意,只好将心暂且装到肚子里,怀着各自不同的心思上完了早朝。
下朝后,御史大夫自请留下,待所有人离开之后,小皇帝看了他一眼,只道:“爱卿回去罢,丞相之事朕自有决断。”
御史大夫想说的话都被堵回了肚子里:“……”
见陛下态度坚定,年迈的荆大人叹了口气,弯腰作揖:“是,陛下。”
回到御书房,李宵尘批阅着奏折,时砚从门口走进来,他头也不抬地问:“都安排好了?”
时砚嘴边含着笑意:“回陛下的话,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丞相去到徐州的第一份大礼,时砚已经帮他准备好了。
之间便说过,时砚记仇得很,当初薛择薛侍郎一事丞相欲用流言毁了时砚,现在,也到了时砚回报他的时候。
第91章
丞相提心吊胆了一路, 终于在第二日半夜抵达了徐州,守城之人见驾车的车夫拿出将军府的令牌,连忙放行, 他们一路行进至将军府,严丞相这才狠狠松了一口气。
但这口气没松太久,张猛从城外大营回来,面色沉如水,在严丞相面前也露不出好脸色。
丞相心里咯噔一声, 强作镇定地问:“怎么,是营中出事了?”
张猛看他一眼,目光有些莫名:“丞相刚到此地,还没来得及出门看看吧?”
丞相沉下脸:“将军这是何意, 我来此的目的你清楚,我们已经没有退路, 缘何要讽刺于我?”
他将张猛的话当做了嘲讽, 嘲讽他落水狗一般逃离京城来到此地, 连大门都不敢迈出一步。
张猛看着他, 嗤笑一声:“丞相大人真是想多了, 张某一介粗人,不会那些弯弯绕绕。”
“你若是真的还未出门,一会儿便出去瞧瞧吧, 瞧瞧陛下给你送了份什么大礼。”
从他口中听见“陛下”“大礼”, 丞相心里一沉, 瞬间便坐不住了。
他站起身就往外走, 连与张猛说两句客套话都顾不上了,张猛看着他急匆匆的背影,破天荒地没说什么, 而是面色阴沉地将亲卫叫来,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亲卫面露震惊,随即便转身离开,还带上了数名侍卫。
丞相走出将军府的大门,他此次逃过来身着一身旧衣,胡子也没心思打理,整个人与百官之上的丞相大人看起来毫无干系,故而满大街无人能认出他,只因他从将军府走出才多看了一眼。
丞相这次前来是孤身一人,他的亲信一部分被留在了京城,另一部分则是另寻时机赶来,现今估计还在路上,所以身边没有一个可用之人,只好自己出来打探消息。
将军府临着集市,集市前是一片热闹繁华的地方,丞相在此处穿梭,正满头雾水地寻找,却突然听见身旁过路人的对话。
“诶,听说了没,当朝丞相大人居然行巫蛊之术,想要害咱们陛下!”
“什么?”与他同行之人大为震惊,“此话怎说?你可别骗我,那可是丞相大人!乱议丞相可是要砍头的!”
那人神神秘秘地凑近:“我怎么可能骗你,这事自然不是普通人能知道的,我有个亲戚在京城做官,我二大爷家的儿子的侄子是咱们县令家看门的小厮,他们告诉我的,还能有假?”
同行之人似是信了,好奇道:“那你快给我讲讲,这惊天的消息,我可要头一个知道。”
那人嘚瑟起来:“啧,先告诉你也没什么,反正过不了多久就传遍了,听说陛下震怒,要让丞相下大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