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氏把香菱按在炕上,褚夏会意,出了房门。
江氏将香菱的脏衣裳脱下来,边用湿毛巾擦被烟熏得黑黢黢的身子,边检查伤口。
看着黑黢黢的,里面并没有烧伤烫伤,最重的伤是屁股上的擦伤,无数的蚂蚱口子,虽然疼,但绝对死不了人,明天结痂就好了。
江氏叹了口气道:“真是可惜了。”
褚香菱安慰江氏道:“娘,我皮糙肉厚,不碍事。”
江氏“嗯”了一声道:“我知道,我是说裤子破的洞太大了,不太好补。”
“…”香菱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假娘亲,关心裤子比她的伤多。
江氏自然关心裤子。
农家孩子经常磕磕碰碰,小伤不断,大伤偶尔发生,这都司空见惯了。
倒是衣裳不行,没有替换的。
江氏补好了裤子,向香菱展示成果。
看着裤股蛋子上两坨明显的圆补丁,香菱窘了个大红脸,自我催眠道:我是傻子,这样穿才符合人设。
香菱把稍脏的中裤又穿回去了,她总不能只穿着亵裤面对褚夏一个大小伙子吧?
江氏把脏得不像话的外衣都用水洗净拧干,喊了声“夏哥儿”,褚夏推门进屋,自然的接过湿衣裳,手里隐约拿着一只木钗。
江氏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硬生生吞了回去,改口说道:“
“晾了衣裳就睡觉吧。”
再回到屋,褚夏将两只破箱子并排放在地上,摆成一张临时的床,褚夏就睡在上面,没有褥子和被子,只盖了一件夹衫。
江氏与两个女儿,一起盖那张破夹被,本来还有一张厚被,被香菱一把火烧了。
第4章 吐口水
第二天一早,香菱又跑了趟茅房,感觉肚子基本好利索了,己经有了饥饿的感觉。
想找江氏要些吃的,发现江氏闷闷不乐的从伙房方向回来,端着一只大木盆子,里面放着的,是一团生面团。
“娘,怎么了,没做成饭?”
“你大娘说伙房占着呢。”
“是分家不让用了吧?”褚香菱一语道破。
江氏如鹌鹑似的缩着脖子,没精打彩道:“你大娘说的对,分家了,是应该分得清楚些,厨房在东厢房,归老宅。”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香菱忍不住嘀咕着。
昨天分家时,在褚里正面前,褚氏答应的好好的,在二房买锅搭灶之前,可以用老宅的厨房,现在却反悔了。
褚香菱看了一眼茅房方向,笑得贼兮兮的:“娘,厨房在东厢房,归老宅,柴禾垛和茅房在西厢房,是不是归咱家?以后老宅是不是不能烧柴,是不是只能吃不能拉了?”
江氏被傻闺女的话给逗笑了,抚着傻闺女的头笑道:“柴禾垛剩下的都是烧得半黑的柴禾,烧不好还冒烟,他们爱烧就烧吧;若是上茅房,你也千万别拦着啊,那几个狼崽子手黑着呢。”
褚香菱从江氏手里接过面盆,笑道:“娘,我知道了!我都饿得前心贴后背了,咱今天早晨用陶罐子做疙瘩汤吧?”
江氏点了点头,回屋去取装水用的大陶罐儿。
出来时,香菱搭好了一个简易木灶,里面堆了木柴,点着火,陶罐儿刚好架在上面。
江氏要接手,香菱又吩咐道:“娘,你不是说今天要去-撸松针吗?那东西可扎手了,你多找几块破布用来缠手吧!”
江氏又被支回屋里,再出来时,生面团已经变成了面疙瘩汤,飘散着油星子香味。
江氏佯怒道:“你个败家子儿!用了不少油和盐吧?”
香菱傻笑着不搭话,让江氏把陶罐子端进屋。
看着东厢房的方向,香菱嘴角上扬,舀了半瓢水,“刺啦”一声浇在了火碳堆里,一阵呛鼻的黑烟窜起,借着风势,直灌东厢房的窗户。
香菱一闪身,如泥鳅般的回了屋,拴上房门,坐在炕上,双手捂住耳朵。
“你个杀千刀的贱人、赔钱货、下三烂,在院里烧什么柴禾?呛死人了!!”刘氏冲出了东厢房,叉着腰就开骂。
褚夏和褚香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同时举起双手,罩住了耳朵,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见二房根本没动静,刘氏气恼的招呼儿子,把剩下的柴禾全都搬到了老宅那面,二房没柴可用了。
骂声淡下去了,三人放下手掌,端起疙瘩汤,吸溜吸溜的喝起来。
因为香菱大病初愈,江氏和的面很足,一家几口都难得吃得这样好、这样饱。
“姐姐,你咋脑子好使了?还会做饭了?比娘做的可好吃多了。”
“嘘…”香菱手指放在唇边轻嘘一声:“小点声儿,别让咱娘听见,该不乐意了。”
江氏翻了记白眼:“我听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