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他撑起的是大宣的喘息”而我,只撑起了一顶乌纱帽。”
“臣……罪无可赦!”
有人说着说着,已是泣不成声,连连叩首。有人伏地不起,直言求罢官削爵、请以重责惩己。
更有人老泪纵横,跪地长喟:“我们当初,是亲手,把那些忠臣逼入死境啊……”
一位年迈老臣颤巍巍跪下,声音干枯如风中落叶:“忠良殒命,奸邪未除,而我们这些鼠目寸光之辈……却尚苟活于庙堂之上。陛下,若不重惩,何以警天下?”
他们一言一语,言及四人,却无人敢去碰那位最被他们辜负的人。
最后,是资历最深的老臣站了出来。
“将军,当年科考舞弊案,是我借势引导风向,将你拖入泥淖,借陛下之疑心行弹劾之实……只因我惧你兵权日盛,怕你不利我等文臣……”
“是我心术不正……你若泉下有知,便责我一声吧!”
是吏部的人。
吏部官员当一度在朝堂上故意抹除沈靖州的功勋,只为削弱其在朝堂上的影响力。
此刻,一位中年郎中官跪于棺前,低声哭诉:
“将军,臣昔日上奏,言你‘强兵乱政’,实是忌惮你再领兵回京,一言不合,便可夺我权柄。”
接着便是当年跟随曹林之辞,最强力主削其兵权的兵部旧臣。他面如死灰,声音几欲咽泣:
“臣曾说你跋扈不驯、难以驯服,不能归朝中掌兵。”
“可谁知你从未负国,哪怕人人避你如虎,你仍不改其志,死战黑水岭,血染玄甲!”
“沈将军……是我以小人之心度你君子之躯。你若地下有灵,便责我这贱命——死在你魂前,也胜过苟活
于世。”
更多人跪倒于前,哭声渐起。
“将军,昔日为夺京中粮权,我弹劾你干政。如今仓储有你一言守成,臣……臣悔不当初!”
“将军,臣当年不信你之忠,还在御前说你狼子野心,实则只为保我门生一职,终成你案上证据之一……如今你以命证忠,臣当以此老命赎罪!”
“将军……”
一句又一句,压着痛哭。
叶昭杨闭了闭眼,没有说话。
这一次,她不需用读心术,也能知道他们的悔恨,已经深埋骨髓,化作一句句“悔不当初”。
可,她没有资格替任何人原谅。
第213章 pve玩法
金銮殿上,帘幕高卷。
寒冬已至,风仍萧肃。天光从丹陛外透入,映得那一袭明黄更显威仪凛然。
女帝叶昭杨端坐于御座之上,手执象牙笏板,神色不见哀意,唯有沉静冷肃。
“昨日之后,诸事已毕,议政。”
朝堂上百官跪起,气息凝重,无一敢妄动。
女帝抬眸,扫视一圈:
“朝中旧制,弊病重重。”
“前有礼部吏部联手舞弊,操控选仕;后有兵部调令离散、营粮失统。”
“展素、曹林、顾延清、宋远翠数人,以身涉险、布局难明,但终究用其身挽国之危。”
“今日起,凡在旧案中因避祸故自污者,按其真实功绩一一追赐。”
她话锋一转,语气陡然沉凝:“但凡曾因私念陷害忠良者——无论爵阶高低,一律罢职议罪!寡人,必不宽恕!”
大殿顿时惊起一阵哗然。
“从今起,凡中枢之位,皆需公议推举三贤,由中书验核,政院审核,御前裁定。”
“礼部择儒、吏部择政,皆不得再行门生故旧之私,凡有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者——斩!”
女帝重重一顿笏板,震响金砖,
“自今以后,大宣不为血统择人,不为门第择人,不为亲疏择人,只为此国择人。”
众臣闻言,一片沉默,许多人已是低头不语,面色愧然,有人被言中心事,恐人头落地,满脸惶恐。
“……愿陛下长明慧目,国无后忧!”
“陛下圣明!”
女帝却未再言,垂目望案前奏章,眼神中透出一丝苍凉。
此番改革,大刀阔斧砍旧制、除门阀,挖了既得利益者的命根,使得朝局动摇,是她过去无论如何都不会做的事。
“循序渐进”——是她从先皇那里听取的教诲。
但沈靖州若在,必然也会这样做。
大宣如今,与先皇在时,并不相同。
......
与此同时。
五道灵魂体悬浮于虚空,看着眼前那依旧继续着的剧情,满脸疑惑。
长明灯第一个发话,打破了沉寂:“......Nec,说实话吧,你到底做了什么?”
他当时根本没想着为女帝清除内廷毒瘤,只是单纯想着把所有人都搞下去,成为她最信任的人。
“如果你没有在暗中运作,女帝不会以‘忠义之名’褒奖我。”他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