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站在殿中偏角,目光落在那枚盖着金印的册页上。
这一纸调令,是他早早递上的“年末兵部封调明细”。他想借由放权,让女帝持续信任自己。
他已经察觉,顾延清死得干净利落,可女帝并未因此对他露出更多信任。相反,那之后,她看他的目光渐渐多了一丝淡淡的防备。
而这份防备的根源,曹林心知肚明。除却自己是除了顾延清之外的权臣,还有一个原因——展素。
那个悄无声息替皇帝行刑、又将权力抓在手中却从不坐实的影子,没少在皇帝面前含沙射影,说他虽是高位,却还不满足,想要把定远大将军的威名也夺取过来。
于是,曹林决定反击。不是冲他自己去,而是绕一个圈,从另一个人下手——宋远翠。
不知者最近的动作太多了。
从“佛像运输名录”到“东厂夜巡交接表”,她已然染指从内务府到边仓营的诸多环节。而更令曹林警觉的是,展素始终没有拆穿她。
这说明,他们之间,或许早就有所勾连。
也许他们二人早就想要联手,先把自己和Mukki击败了。
再这么下去,他曹林就算撑得住兵部,也早晚会因为失信,在朝廷中失势。
但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直接对展素出手,兵部与影卫一向势如水火,展素出事,女帝必然会死保,然后对自己的怀疑更上一层楼。而且,不知者或许正乐于看到这一点——毕竟,谁不知道现在女帝最信任的,不是展素,而是这个枕边人呢?
思来想去后,他递了一封奏折。
......
三日后,曹林呈上一封“营账重复报销”的奏本,面向皇帝,言辞恳切道:
“臣查阅年末边仓报销单,发现其与中宫佛像运输时间重叠,人手重合。兵部无法确认,这次佛像运输,是否有掺用军用物资之嫌。故斗胆请旨,令涉及此事之人提交调配流程明细,以供六部审查。”
第185章 机不可失
他没有提德妃的名字,但众人都知道,“运输佛像”这件事,虽然是顾延清实行的,但女帝的解语花德妃,也有掺和。
甚至顾延清到后面为了自保,尽力撇清自己与这件事的关系,德妃隐隐有主导之意。
女帝果然蹙眉,片刻后低声问:“这事……与寡人的德妃有关?”
展素欲出声,却被曹林抢先半步:“陛下,此番异动影响边军军需,若为实情,便是有误判;若为谋划,便是越制。臣不敢妄言罪名,只求一次公开对审!臣以为,后宫之事,虽然登不得大雅之堂,但德妃娘娘亦是朝中半个女官,德行比起吾等不逊分毫,还请陛下恩准!”
当晚,宋远翠得信,依旧一如既往地淡笑着披上狐裘。
“我倒要看看,那个NULL到底想玩什么。”
她没有慌乱,立刻吩咐人从密函柜中取出几封早已拟好的调令副本,其上印章端正,措辞也极为妥当,甚至连行文批次都与宫内记录对应得严丝合缝。
有上一周目的经历,她明白了这个副本的一大要点,便是谨慎。因此,每一次调用内廷物资、调换内侍、重组巡线,都曾留下过两份存底——一份送入内务府归档,另一份,则由她亲自收于袖中,作为备查之用。
但她没想到,从前和她心照不宣的展素,这次却没有替她遮掩。
从前,他从不如此。
她曾数次在后宫调令中越阶而行,或提早启用未满职司的内侍,或暗调一两批粮车直运北仓,按规矩本该逐层申报、处处报备,惹来纷扰。
可那时,只需展素一句“已有备案”,便无人再追。
但如今的展素,却忽然谨慎得过了头。
而那位坐在御案之后的女帝,威严问道:
“德妃,这些文书,虽有印鉴,但用人之权,本不归于你。”
“你调的是禁军路线,走的是兵部档口,传的是外廷巡备,那是你这个后宫妇人该管的吗?是不是寡人太过溺爱你了?”
君王之疑,足以冻彻脊背。
宋远翠当然知道知自己做得过了,但她更在意,展素是觉得一名玩家已经退场,曹林式微,转而开始对付自己了吗?
女帝的眼神转而落在展素身上,轻描淡写地问了一句:“你与德妃有些交情,可曾查过她身边人用印是否合规?”
展素一顿。
“臣……确实曾见过几次。但宋妃身边事务,臣并未擅越,所以未查。”
——这,有点护短的意思啊。
叶昭杨眉头几不可察地一蹙,语气却依旧淡淡:“很好。既然你不查,那寡人来查。”
从这一日开始,女帝下令:所有涉及物资调配之后宫指令,须与内务府同步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