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里到底是副本还是套路网文啊?(248)

作者:深海油条 阅读记录

——礼部与兵部斗得厉害,正好,借力打力。

朝堂之事,总是让人疲累。而如今的德妃,则是叶昭杨最贴心的解语花。

当女帝抱怨着对宋远翠提及朝堂争辩一事,后者莞尔一笑:

“顾大人虽语锋锐利,倒也一腔为国之心,令人敬佩。”

“妾身记得,前月兵械调度之议,似是出自曹大人口中;而近日要兵部事无巨细、逐项上呈,似又是顾大人之策。这二人若是志在国事,此番举措倒是令人费解了。妾身虽然一介小女子,却也知道,身为臣子,要为陛下分忧。”

次日朝堂。

今日的攻讦,从一封兵部紧急调令开始。

曹林率先出列,神情冷峻,递出密折:“启禀陛下,边军四卫其中两卫断粮一日,臣查仓时发现,吏部调拨文书与兵部库存不符。”“事涉军需,不能姑息!此事,若无人担责,臣无法再保兵心!”

顾延清在他话音落下之前便踏前一步,拱手行礼:“曹大人所言极是。只是依臣所查,前日仓储调度表,确系由兵部文官主笔修订。臣斗胆猜测,或许是内司抄录有误,致文书不符。”

“哦?顾大人莫非是说,兵部自己抄错了账?亦或是礼部督促不力,致使边仓账目迟误?”

“要臣担责也好,但请大人明言,究竟是哪一笔错账落到了臣身上。兵事无小。臣不言责,只请查实。”

或许是叶昭杨被这俩人的争吵搞烦了,今天上朝也带上了德妃,此时正在女眷通道中。

陛下,边疆军情,关系重大,臣妾素来不谙兵事。但这两日听闻,有不少将军之旧部,已心生不满。将军尚在狱中,他日若归,纵将军衷心,难保不会被部下的怨念裹挟......”

叶昭杨脑子快炸了。

德妃说的,也有道理。

——能读心声有什么用?这几个人的心声一个比一个真,都骂对面骂得飞起。

展素静立不语,却在此刻悄然递给女帝密信:“昨夜巡骑夜报。有士族家中收留军中亡卒,未入册,疑似藏兵。”

叶昭杨凝眉——若兵部不知此事,便是掌控力有误;若知而不报,便是意图私谋。

第182章 互掐

此言一出,直接将“藏兵”这顶帽子丢了出去。

女帝眼神顿时冷了下来:“藏兵?是谁家的兵?”

展素低头:“已交东厂督办,尚未查明,但据闻口音……似是南地之人。”

南地,那便是——

叶昭杨立刻看向顾延清。

顾延清,便是南地人,入朝为官已久,却每年都会以官之便给南地施惠。

散朝之后,叶昭杨便让展素深入调查。

不过多时,展素便回来了,递上密折:“林氏、郑氏两族私养旧兵,人数共计十三。”

“这两族最近与朝中何人走动最频?”女帝问。

展素答得极快:“三部尚书,顾延清。”

“尤其是那林家,顾大人关系匪浅。林家主乃太常旧臣之后,常与顾大人书信往来,亦有子弟正在三部之下任职。”

话没听完,女帝已将手中文书一掷。

“林氏既非勋贵、又非军籍,却藏得兵甲?那也太会藏私了些。如不是后有高官庇佑,他怎可这么做?既然与顾延清有关系,他必脱不了干系。”

她眼神一敛,曾经最怕的念头浮现心头。

——那些“中立清流”、“守礼之臣”,可能早已自成体系,自给自足。

原本还有三部尚书撑着,虽说结成文官联盟,却各自掣肘,因利而聚。如今顾延清一家独大,恐怕真能迅速联合起各氏族。

不为她所用,也不由她节制。

数日后,顾延清照例入宫,递交年末礼制草案,与曹林一同进殿议政。

“前日东厂夜报,可有人听说?”女帝手持一卷,不动声色问道。

顾延清拱手:“臣知有士族藏兵一事,亦已命属下稽核组配合内务司调查。”

“是林氏吧?”女帝语气轻飘,“与你私交甚笃。”

顾延清急忙道:“林氏子弟数人曾为太常司文吏,与臣有过接触,然私藏兵甲一事,臣不敢为其担保。”

叶昭杨眼神微疑:“曹大人,你对这事可有耳闻?”

曹林含糊道:“臣听闻,但尚未查清,亦不敢妄言。”

只是在女帝高压询问下,Mukki有些先遭不住了。

焦躁,然后是胆怯,她的心声便也先乱了。

——“这些事哪儿是我能控制的?林家那群蠢货,藏几个人都藏不好,真是纯纯的废物!”

——“我要是被连坐,整个布线就全断了!”

——“不、不对!肯定是曹林背后耍手段——不然凭这个npc女帝,怎么可能知道我布下的这些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