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批号段,去年就已经报废销毁。却又在今年的南陵补件中,改了编号,重新归库。”
他指尖停在账页的一角。
“这是一批死器,怎么还能入库?”
副官沉声应道:“查了。编号被人涂改过一次,用的是新墨。但账上却印着原始红戳,批文日期错位。”
沈靖州不语,目光扫过那张字迹娟秀的批文复写本,心头给文官集团罪加一等。
只是奇怪,需要销毁的兵器,一些流回了兵械库,一些已送抵边疆,那其余的,都去了哪呢?
让贪污枉法之人放弃眼前的利益,销毁掉金山银山,他们肯定不会去做的。
“查完全部库房了吗?”
“回将军,查完了。”
“那好啊。”
沈靖州将卷宗合上,却没有再吩咐什么。
“......将军?”
“不急。”他终于抿了口药茶,“我们做了这么多,也得让别人出出风头才行。”
......
皇宫西苑深处,德妃宋远翠正坐于香炉旁,翻阅一摞只供宦官掌控的账册。
太监们的账本不同于朝中账册,那是一本本精密又碎散的口述笔录,每条物资进出都依附于口头令、或是便签调单,而且只有最核心的几人掌握底账。
前朝官员想要拿到这账册,自然是难于登天,但后妃宋远翠却不一样,略施手段,便得手了。
她将一页账册折起,
“南陵工坊——好大的胆子,竟然绕过兵部,自立账目?”
虽嘴上骂着,她眉眼间却浮出一丝笑意。
在账册不起眼的一角,她看到一条小字批注——“北苑库房新增木箱数目与入账不符,传内官司送来,吏部批注急用,未补凭证。”
她怔了怔,又把账册仔细翻看一遍。
一共翻出整整七条类似的记录。
“急用......急着把旧弩翻新后塞进宫,再送出宫。”
“真好一环接一环。”
她咬了咬牙,把账簿拍到贴身侍女身上。
“拿去,送给曹大人。”
......
明面上承担“压迫感”的人,是曹林。
作为兵部尚书,他每日上朝,调兵查账,明查暗访,一日走三部,几乎让户部、吏部、礼部人人自危。
他未与将军碰过面,也未传过话。但他每日调令所签查的,恰恰就是沈靖州前日查出的异常批次。
她没说是谁在为他暗递线索,但查得极快,谁都知道他的背后有着不一般的助力。
曹林、宋远翠、沈靖州三人,没有通报配合,没有言语谋划,却像三枚精准嵌入棋盘的棋子,心照不宣地各自走在棋盘上,合成一局。
纸落笔起、案卷翻飞,一刀一刀,削向文官集团的命脉。
......
文官集团终于察觉到了那种围猎感。
三位高官过去两年所有与南陵工坊来往的合同副本,都已在外存档,而兵部竟能调出最旧版本......
“崔大人,听说南陵出事了?”
“哎,曹尚书要查仓啊,您那封转批......还要不要烧?”
“账本呢?不动不行了……”
文官集团内乱初现。
崔远、李直、顾延清三人暗中联络,一边交代下属烧毁冗余账册,一边派人去内务司翻查能改的物料名目。
他们慌了。
最先动的,是急性子崔远。
“再拖,真要被拿下了。”
他再也等不下去,直接派人潜入京外的一个文书仓库,试图将过去三年与南陵来往的所有订单卷宗焚尽为净。
但他没料到,兵部早在一日前,便已下令封仓查卷。
仓门刚破,他的手下就被拦下,连带着半卷未烧的文书被送到女帝御前。
第171章 天下安得君子乎
当夜,五处账本被烧,三名文官副吏“病退”,两人“突发失踪”。
玩家Mukki,被逼得出手了。
——人证不能活。
他选择了系统道具【噬心夺命】——无味香粉,使用后两炷香内自然心脉骤停,表面无任何毒征。
目标,是南陵工坊一位旧吏,曾在账目上做假,一旦落到德妃手中,就能对上弩机销账数目。
他在誊写证言时,于狱卒的注视下,暴毙在牢狱之中。
验尸太医百思不得其解,除了一丝幽香残留,毫无中毒迹象。
沈靖州听到消息时,正在看宫中送来的“军械调令”。
“无妨。”
他垂眸,也不知在思索什么。
“人证没了,就动主谋。”
曹林在这件事发生第二天,便没有再等待女帝的下令。他直接将三名官员的名字写上,连夜请旨。
“陛下。”
“此事再拖,一线俱断。”
“臣请诏狱:户部尚书崔远,吏部尚书李直,礼部尚书顾延清。即刻,交由大理寺收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