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裙钗之下(171)+番外

作者:石阿措 阅读记录

到了寺庙,即有知客领进,得知苏清妤便是前几日捐赠粮食蔬菜的人,知客便领着她们去见了主持长老,而后又有僧人领着她们去大殿烧香。

烧完了香,苏清妤等人被请到净室里歇息喝茶,此时已是午时,三人便在寺庙里吃了一顿斋饭。

苏清妤等人歇息够了便与僧人说了她们想去看一下那些流民,僧人带她们去了。

苏清妤没来之前只知道那些流民无家可归,甚是可怜,但到底没有亲眼目睹,心中纵然有些感触,也不会太深,直到亲眼所见,才觉得触目惊心。

小院的廊道以及屋子里乌压压地挤满了人,药味臭味等等气味掺杂在一起,令人气憋得慌。

院子里支起几个简陋的架子,架子上吊着锅,里面煮着吃食,看着是菜粥。

不过让苏清妤等人奇怪的是,这些流民好像都是些老弱妇孺以及一些伤患,并不见有青壮年。

萧嫣然原是来凑热闹的,看到这样的情形,当即受不了就走出去看风景了,留下苏清妤与沈姚华二人。

苏清妤是想了解一些事情的,看到院子里有一个年轻的女孩正在往火里添木柴,便走过去询问了心中的疑惑。

从她嘴里得知,原来一些青壮年都已经被官府募去当兵了,一些年纪大体质稍弱的则被带入搭建茅屋,苏清妤等人途中遇到的那些工人便是从流民中挑选去的,不论是参军还是当工人,他们都可以领薪水养家糊口,自然个个抢着去。

苏清妤原本还担心这些流民没人理会,没想到官府动作如此快,倒是她杞人忧天了。

苏清妤随后又从女孩口中得知,她们的故乡遭遇天灾,房屋田地被毁,他们只能背井离乡,然而不管她们到了哪个州府,都会被赶走,他们颠沛流离,风餐露宿,一直到了京城,才终于有了栖息之处,所以他们很感激京城的官员。

苏清妤问出心中一直以来的疑惑,“听说朝廷已经拨了赈灾银子,你们难道没有拿到么?”

那女孩叹着气告诉她,她们得知朝廷拨款的时候已经离故乡十分遥远,又担心拨款银子到不了他们手中就被地方官员贪污了,所以便只能咬着牙继续前行。

苏清妤听到此处才深觉傅清玄惩贪官,清吏治是无比正确的,那些贪官便是国之蠹虫,多了便会危害到社稷民生。

第53章

从院子里出来,苏清妤和沈姚华都吐了一口浊气,里面闷臭难当,二人却在里面待了许久。

苏清妤原本想看看自己能否帮上什么忙,但照此一看,她也帮不上什么忙,一些伤患已经得到大夫的医治,吃的虽然不算好,但毕竟能够填饱肚子,等到那些茅屋完工,这些流民也可以搬进去住了,等过阵子她们的故乡重建完毕后,她们或许可以选择留在京城,或者返回故乡。

那些流民几乎没一个不说京中的官员好的,苏清妤想,这都是傅清玄在背后把控的原因吧。

自从一个又一个的贪官被惩处后,朝中的官员不敢再贪污受贿,尸位素餐,置朝廷法度于不顾,所以才使得这次的救济十分顺利,几乎看不到有什么弊端。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正了,还愁下降梁歪?贪污受贿,尸位素餐这股官场邪气定能从上而下逐渐扫清荡平。

沈姚华看了眼乌云密布的天空,皱了皱眉头,“看着要下午了,我们去找嫣然,便下山吧。”

苏清妤也抬头望了眼天空,看着那一团团下沉的乌云,心头莫名地感到不安,她点点头,与沈姚华一同去找萧嫣然。

萧嫣然和苏清妤、沈姚华分开之后,在寺庙里逛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又嫌流民待的地方肮脏,就回净室睡觉去了。

苏清妤和沈姚华回到屋里时,她睡得正香甜,被沈姚华叫醒后,还发了好一顿脾气。说她们不管她云云。

萧嫣然揉着惺忪睡眼,从床上起来,忽然一阵狂风吹来,打得门窗劈啪作响,室内顷刻间变得混沌一片,一股泥土的气息飘进来,外头下雨了。

先是一滴一滴地下,随后便是瓢泼一阵大雨,电光闪过,接着便是一声巨雷,震得整间屋子都颤动起来。

“好么,这下回不去了。”萧嫣然起身打开门,雨丝瞬间扑面而来,一股冷意袭来,连她不由打了个哆嗦。

萧嫣然还有些困意,便回床上继续睡了。

苏清妤扶着门框而立,望着外头白蒙蒙的雨色以及不时闪过的电光,这样的天气不禁让她想起了之前的掉落山崖的事,心中的不安感更甚。

“妤儿,进屋吧,风大雨大,别受了凉气。”

坐在椅子上喝茶的沈姚华劝道。

苏清妤关上了门窗,回到沈姚华身旁坐下,“但愿这雨能快点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