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985)

作者:闲人吃茶 阅读记录

其实,他打算只待一日,买完就尽快启程回去。

省得耽搁了学堂课业。

不过姜家哪舍得放他走,一通嘴皮子下来,可算让他点了头,答应至少待上个三五日。

等到第二日上午,冯氏就让丰年歇两天假,多陪张秀才在城里转转。

另外,她还想给乡亲们备些礼,随着车队一块捎带回去。

“镖师们不用走了,已经安顿在了客栈,回程时有他们护送秀才,咱们也能放心。”

“还有,上次咱们回村时,都是快两年前的事儿了,而且走得也太匆忙,都没给乡亲们买什么。”

说着,冯氏就从箱柜拿出个钱袋,这便拉着李七巧要上街了,“这次,咱娘俩可得多挑一些,把云城那边买不到的,都给乡亲们捎上点,让大伙跟着乐呵乐呵。”

李七巧欣然点头,“好嘞娘,趁着这时辰还不算热,咱早去早回。”

于是婆媳俩这就挽着手臂,去了东、西两市,一通采买下来,什么吃穿用物,全都给挑上了。

冯氏先买了十匹漳缎料子,这可是比软黄金香云纱还贵的物,也是做秋、冬衣裳最时兴的料。

除此之外,她又要了碧梗米、金丝蜜豆各一千斤,让伙计给送到姜府。

还有女儿红、奶皮酒这类酒水,以及上等品相的杯盏,也都买了不少。

李七巧心思细,跟在后头查缺补漏。

“娘,珍宝斋新到的香桂头油,还有桃花胭脂,近来京城卖得可好,咱也给村里妇人们弄一些吧。”

就这样,她们娘俩逛到日落西山,直到马车塞得满满当当,才肯收起钱袋子。

另一边,张秀才看过几处大书院,心里也有了打算,回去定要把村里的学堂,也重新规划一番。

眼下,还在学子夏沐时,虽然看不见夫子上课,但光是看着人家的书屋和展示文墨,就是一番大收获了。

丰景看他喜欢,便道,“秀才叔叔,等到明天我再带你去趟国子监吧,我们的吴祭酒很好说话,你要告诉他你有个学堂,想来参观一番,他定能让你进去。”

张秀才一听高兴极了。

国子监,那可是天下文人的最高梦想啊!

他这辈子,是没有机会进去念书了。

但是他希望,自己教的孩子们,将来有一天,能够有机会像丰景一样,进那最神圣之地。

“好,那太好了,这一趟进京,我也算是能充实一下自己,回去好好教孩子们。”张秀才高兴地搓着手。

丰景点点头,路上又买了一套木刻版的两套古书,让张秀才帮忙带回去,是给韦院长的伴手礼。

至于剩下的波斯萝卜,就不用大人们想销路了。

姜家存了一百多斤,放在后院的地窖,余下还有两千多斤,丰苗第一时间就给包圆了!

他带了两个小厮,屁颠屁颠的,一大清早,就把萝卜全部搬到百货大铺!

等到天亮开业之时,只见百货大铺临街的一面档口,就已经满满当当,摆了一面墙这稀罕萝卜。

男女老少只要路过,就谁都能够看到。

别提有多吸睛了!

从前,这波斯萝卜最早引进京时,还是韩尚买来,只供给皇室的。

不过如今,此物已经不再是皇家独享,而是无论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皆可买之。

这谁看了不想尝上一尝!

丰苗倒也聪明,直接不称斤兜售,而是按个儿来卖。

“波斯萝卜,塞外产物,小的十五文钱一个,大的二十文!”

不过他还不忘搞点限卖,又吆喝道,“美味不可贪多,每人只可买上一个。”

“要是能在我们百货大铺,一次花上十两银子以上的,每多花十两,就可多获赠一个!”

众人一听,当然更是趋之若鹜。

有些时候,越是限量的东西,就越觉得稀罕啊。

这下子,众人都赶忙涌进百货大铺,才半天下来,就差点儿给门槛踩破。

丰苗乐得牙都收不回来,知道这一回,又能赚上一大波了。

两日下来,姜家可是热闹个不停。

小胖丫当然不能在家闲着,于是下午,换上一身清凉衣衫后,就要先陪着张秀才去趟国子监,然后再去百货大铺。

只是她还未等出门,就突然在门口,遇到了前来报信的胡老六。

胡老六满头大汗,鞋面也都是淤泥,一看就是赶了很远的路。

小糯宝脚下刹车,惊讶出声,“胡老六,你从哪来的啊?对了,本公主让你大哥去盯着李府,可有什么动静了?”

胡老六行了个礼,就赶忙点头道,“公主,我正是来给您报信的!”

“我和我大哥从两天前就跟着了,那李家姑娘被顾庶人带走了,昨日,她先是回了顾庶人府上,但今早又被悄悄送出城,藏在了京郊的一个小别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