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803)

作者:闲人吃茶 阅读记录

“这是啥糟烂玩意儿,我的个老天爷,他们到底是男娃还是女娃啊?”老李头老脸也通红的,不停尴尬磕头。

挂着红绸的台子上,几个穿着艳丽长裙的人妖,仍还在撅着红唇,对着台下搔首弄姿。

只是细看就会发现,他们的眼里噙满泪珠,还有深深的疲倦和恐惧。

姜丰年也有些尴尬,只好解释道,“他们都是些半阉人,在此卖艺,才不过十几岁吧,是故意被打扮成成年女子的样子,供人取乐的。”

“虽说这样很伤风化,但却也是个极赚钱的营生,是从暹罗国传来的风俗。”丰年挠了挠头。

老李头胸口怦怦跳,可是不敢再看,闭着眼睛胡乱走,“唉,原来是些男不男女不女的二椅子啊,你们京中富人,可真会玩啊。”

这时,姜丰年又瞥了眼台上,忽然想到了堂弟许瓒。

几个月前,那个堂弟还在此处,苦苦做着人妖表演。

眼下,此处已经没了他的身影,也不知现在是死是活……

第582章 剽窃姜家的赚钱法子

不过,不管许瓒是何下场,都已经和姜家毫无关系了。

姜丰年淡淡摇头,不值得为了不相干的人,浪费自己的精力。

他带着两位爷叔,绕开半阉人的腌臜台子,前去听“公主救灾民”的戏本子了。

而这时,身后的暹罗老板,挥起长长的皮鞭,打得不听话的人妖尖声惨叫。

“赶紧给老子卖力跳!”

“上个月阿瓒死在客人榻上,害得老子赔了一大笔钱,晦气东西!你们要是再偷懒耍滑,老子就把你们送给变态客人,让你们也下去跟他作伴!”

……

爷叔们这边,是由丰年陪着游玩。

而杨田梅和顾寡妇那边,当然就是冯氏和李七巧带着出门,妇人们说说笑笑,几日下来看遍京中盛景。

当然,还有最是好动的小胖丫!

哪里有热闹,哪里就少不了她啊。

京中的百姓们,看到公主府近来这般热闹,有的忍不住好奇嘀咕。

“那些到底是什么人啊,听口音不像京中的,怎的和姜家这般亲近?”

“听说啊,是乡下来的亲戚,也就是姜家人原来的同乡啊,先前还得了御赐铁券呢。”

众人听说之后,不仅不觉得穷酸,反而还忍不住羡慕感叹。

世上大多数人都嫌贫爱富。

更有甚者,一旦发达便不认穷亲。

而像姜家这般,飞黄腾达后仍不忘旧情,还能待同乡如故的,当真是骨子里的好品性啊。

这天,西街一家茶馆里,几声议论传开了。

“什么出身好、门第高,要我看,都没什么可炫耀的,只有品性高贵,那才是世间第一等尊贵,大伙说是不是?”一个文人握着杯盏,品着茶香看着古书,忽然有感而发。

茶客人一听,响应得很是热烈。

“这话说得好,万般皆下品,唯有人品高啊。”

“谁说不是呢,就像有人说姜家小户出身,可我却偏偏觉得,他们家不嫌贫爱富,也未发迹就忘本,这才是真正的好出身。”

“是啊,就连他们的同乡,都是舍得送粮入京的,当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

这时,坐在临街的一张茶桌上,一个戴着面纱的女子,听着这话露出不快,手指都捏在了一起!

忽然,又有人想到什么,开口道,“这也难怪,姜家做什么营生都能赚得盆满钵满,看来当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是啊,开水铺,弄点心,姜家简直太牛了,更别说那个小九重天,眼下京中没什么比那个更赚钱了。”

“听说前阵子,人家还开了一个书局,卖的连环画本当真有趣,生意也不错呢。”

“要我看,以后谁想赚大钱,就该学着些姜家,看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众人一阵闲聊,就把话茬扯到生意上,说了几句玩笑。

不过,说者无心,听者却有意。

临桌的女子一听到赚钱,似乎就来了兴趣。

她微微挑眉,露出一双美艳长眸,声音穿过面纱,问向一旁的驼背老人,“等等,他们说那个姜家,很会赚钱?本宫怎么没听说过?”

老管家奉着茶水,小心翼翼递过去,“娘娘,您回京不久,又鲜少出门,他们说的没错,那姜家论起赚钱,确实是顺得有些邪门,再过几年怕是京中无人能比了。”

“怎么说?”顾长樱眸底一亮,带着三分质问。

老管家小声道,“您还记得百味斋吧?就是那百年老字号,从前那么厉害的糕点老招牌,都被姜家这个乡下出身的,给挤兑到卖铺子离京了,”

很近,他又把姜家赚钱的营生,一一细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