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它有一点很好,就是里面的屋子够多,所以咱们拿来卖百货,反而最是合适!”丰苗又继续嘿嘿。
冯氏看着儿子这般有成算,心里忍不住感慨,这小皮猴真是长大了。
一眨眼的工夫,都能独当一面了。
也不知是这孩子天赋就高,还是走商一趟当真磨炼人,冯氏的心里被欣慰填满,但又带着一点点心酸。
儿子们渐渐都从小枝苗,长成能在风雨中独自支撑的大树了,人多力量大,他们姜家的根基,也是越来越稳了。
只是她这个当娘的,似乎的不那么中用了,连个给孩子们,出点谋划的余地都快没了……
看出娘的脸上有些落寞,丰苗摸摸后脑勺,赶忙上前抱她手臂。
“嘿嘿,娘,不过你别看我说得漂亮,但要是铺子真开起来,还未必能赚大钱呢。一旦到时候我赔了,还得您出银子帮我善后。”丰苗主动“示弱”,好让娘有些参与感。
冯氏哪能不知这是安慰,但还是领了情。
她故意点点儿子脑门,又端起当娘的架子来,“要是真有那天,娘就给你拎回家,哪都别再去,就老实在娘身边算账本。”
丰苗咧嘴露出豁牙,亲昵地蹭过去,“那也不错,我就等着娘养我一辈子喽。”
这时他又想到了什么,“对了娘,我还有个主意,你帮我看看,我打算把百货大铺的分红,算作十成。”
“妹妹出钱最多,占三成,我师傅虽然没有掺和,但我能正经做上生意,也全靠她领我上道的,所以我打算给她也算两成。”丰苗小脸正经起来。
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
萧老夫人虽只想借着百货大铺,把塞外带回的货物卖了,到时候双方五五分就行。
但丰苗哪里能忘了师恩,分红还是要给的。
余下的五成,他要三成,娘和哥嫂们再占两成。
冯氏眸底带着高兴,“很好,滴水之恩咱就算不涌泉相报,但也至少该多给予些,不然不就成了凉薄之人了。你这样娘当然高兴,萧老夫人和咱家的交情,也值得上这三成分红。”
他们娘俩正商量着,小糯宝有些闲不住,正到处东看看,西逛逛。
这时,不远的糕点铺里,就传来两个男人的抱怨。
“听说那乌云踏雪,今日又卖爆了?真他娘的邪门,那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做的!”
“要是能让我得到方子,哪怕出千金都值啊,只可惜那姜家只会吃独食,不管是小九重天,还是水铺子,那些做事的人口风都可紧,呸!”
小糯宝微微不悦,额心的两条眉毛,也跟着拧成了毛毛虫。
配方可是挣钱的根本。
自家不独留着,难不成要告诉他们,一起来抢生意吗?
这世道,嫉妒横行,要是有把这怨人的工夫,拿来精进手艺,又何愁赚不到银子。
回去后,小糯宝索性懒在家里,陪着小奶膘作伴,也省得再上街听那些酸话。
而丰苗这边,很快就放开手脚,装饰铺面,又开始招揽商户了。
起初,外面一听要开什么百货大铺,都是一阵嘲讽。
觉得这简直就是胡闹。
“干生意,做一样就要像一样,哪有把所有营生都搅和一起的道理?”
先前一同去关市的行商们,也都不免鄙夷。
“咱们塞外货物,本就好卖,何必多此一举?”
“果然还是个孩子,让他胡乱折腾吧,等撞得头破血流,就知道啥叫疼了哈哈。”
不过这些闲言碎语,就没有动摇丰苗半分。
他反而还抱起双臂,摇头道,“真是夏虫不可语冰啊。”
生意要想做大,那么格局就要大,要懂得下棋看三步。
若是有货可卖、好卖就高兴,那还算得哪门子商人,不如直接去路边摆个摊、或是挑个扁担吆喝,当个小贩和货郎得了?
姜家人本还担心,丰苗会心情低落,但看到他仍心性坚定,众人也就能放心了。
萧老夫人也满心欣慰,看得出,丰苗真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这天她来到姜家,坐在榻上笑道,“丰苗从前只看得出聪颖,如今又添了沉稳和成全,看来我也能够放心,把铺面和银钱,交给这小子去打理,以后就放心养老吧。”
小糯宝从榻上滚过来,爬上萧老夫人的腿就笑。
“萧奶奶,你也别只提五哥哥啊,你还有我呢,以后我也能给你养老啊。”
说着,她支着白萝卜似的胳膊,凑上萧老夫人的脖颈,就吧唧了一大口。
冯氏故意调侃,“这么说吧,萧老夫人以后上岁数了,这丫头银子不知能出多少,但是大吧唧肯定管够!”
一提到吧唧,全家都当成梗了,就连萧夫人也跟着发笑,穿着针线的手都乐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