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630)

作者:闲人吃茶 阅读记录

小糯宝把穆亦寒给的书,送给了丰苗。

“五哥哥,这是百邦全书,里面画了每个邦国都有什么特产,路上时你要是闷了,就提前拿来看看。”

说罢,她小胖手往口袋里掏掏,又拿出个皱巴的小册子,兴奋道,“对啦,还有这个!是迦贰他们夫妇给的!”

丰苗忙先收下全书,如获至宝一般。

可等再一打开这小册子时,他却不由傻眼。

“这个是什么啊,怎么上面有一半的字,都不通顺,像是胡乱写的?”丰苗疑惑挠头。

小糯宝凑过来,笑嘻嘻道,“这是迦贰自己写的,一些北宛国话和大月国话的音译,怕你到了关市听不懂外邦人说话。”

原来,下午时迦贰来过,一听说糯宝的哥哥要去关市,就急忙回去和蓝娇娇一起,写了满满一本子。

迦贰原先是个刀客,混迹于北宛国和大月国之间。

所以两个邦国的话都会说一些。

丰苗再细看一遍,才猛的发现,原来本子上竟是用南纪国话的读音,翻译出来的外邦话。

类似于些问候语,日常常用的话,或者是插科打诨的句子,上面全部都有。

丰苗这下可高兴坏了,“太好了糯宝,我要是能听懂他们说话,那就只有我当奸商的份,没有他们骗我的份了,哈哈!”

说罢,他捧着妹妹的小脸,吧唧了两大口。

然后就趴在炕稍,立马先学了几句骂人的话,小试牛刀几下。

姜丰泽笑看着弟弟,也传授给了他一些,和外邦人打交道的经验。

“原先戍边时,我就是在西边,见过不少回纥还有北宛的人。”

“有一点你可得记住,别轻易对他们比划手势,有些手势咱们觉得是这个意思,可能再外邦人眼里,就完全是南辕北辙的意思了,闹了误会可就难办。”姜丰泽耸了耸肩。

小丰苗听得可仔细,有时还会拿来纸笔,专门记下。

晚风好似调皮的小姑娘,躲在墙角之下,听到有趣处时,才会顺着纱窗飘进来,为这夜晚添来阵阵清凉。

屋子里灯光摇曳,众人一直唠到后半夜。

李七巧时不时就打开琉璃灯罩,往里添了三四回灯油,直到快四更天时,姜家人才东倒西歪,和衣而睡。

翌日天光才刚大亮,丰苗就背上俩大包袱,笑得呲牙咧嘴,加入到萧家的商队里了。

小糯宝和萧兰衣都很大手笔,一个给了他一包碎金子,另一个给了他一沓银票,算是启动“资金”。

丰苗激动坏了,对着两位“金主”千恩万谢。

“糯宝等五哥回来,肯定挑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给你买一箩筐,献给我最可爱的公主大人!”丰苗笑得眼睛都快没了。

小糯宝也笑着左扭右扭。

还是五哥哥懂她,她心里最想要的,不是贵重器物,而就是些稀罕的玩具和物件呢!

冯氏舍不得儿子,但嘴上却还是数落道,“得了,你别现在嘚瑟,等路上累了苦了时,看你还有没有心思去关市淘金。”

丰苗扒了下眼皮,朝冯氏扮了个鬼脸,这就钻进了萧老太的马车。

第454章 村子里出大事了

直到商队在视线里消失,冯氏他们才舍得回去。

而之后的日子里,少了丰苗这小皮猴,姜家的宅院里可是安静不少。

就是冯氏难以适应,有时早起,自己踢翻了闺女的尿壶,本能的想喊丰苗来背锅。

只是嘴巴一张,才反应过来儿子不在家,让她好生神伤。

好在很快,就有一个好消息,冲淡了丰苗不在的寂寥。

原来是种在京郊庄子的波斯萝卜,不仅全部成熟,而且今年还来了个大丰收!

一个庄子上就出了快八千斤!

姜丰年挑了些最好的,送进宫里给国师奉上。

余下的则喊来商贩,陆续卖了不少,腰包一下子就赚得可鼓。

不过这种子当年是韩尚给的,虽说姜家发达了,但冯氏心里仍记着这恩。

她留出了两千斤来,“老大,去韩府请一趟韩公子,把这两千斤按着原来的价钱,再便宜两成,问他要不要。”

因为今年波斯萝卜太多,市价稍微低些,所以也该给人家便宜一点。

韩府因为韩钰父女的缘故,韩尚已经不敢再来姜家,一来是不好意思,二来也是怕惹了韩钰不痛快。

姜丰年过去时,没有直接上门,省得闹出不必要的误会。

直到等了韩尚小厮出来,他才让把韩尚约见在茶馆里。

临走时,隔着角门缝隙,姜丰年往里看了一眼。

就见一个穿着肚兜和亵裤、披头散发的女疯子,正嘴里流着口水,在把丫鬟们当大马骑。

那人就是韩柔然,姜丰年不屑地摇摇头,妄想害他妹妹的人,就该是这个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