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486)

作者:闲人吃茶 阅读记录

等看着这腌臜妇人,一瘸一拐地哭回家后,乡亲们都不由痛快大笑。

虽不知毕萝春怎的惹了姜家,但村长他们知道,能让冯氏这般下手的,定是那毕萝春自己造了孽。

姜家不明说,他们也就不追问,彼此都有个默契。

眼下,院里剩的都是自己人,冯氏拍拍手笑,“好了,咱们现在可算能畅快吃了,都快落座吧,菜马上就来!”

冬日天冷,姜家怕冬哥儿着凉,不便抱出来看。

不过乡亲们也不在意,只盼着能借着大好日子,尝一尝李七巧的手艺,解解老馋虫。

不多时,李七巧就端来了几个大铜盆,里面装的满是猪肉片、排骨、酸菜、还有豆腐白菜,笑吟吟走来了。

众人正期盼地直搓手。

这村长却惊讶喊出声,“啊?七巧,你那盆里的肉咋都是生的?”

李七巧笑得胸有成竹,“村长叔,就是故意要生的,大伙别急嘴,今个儿天冷,咱们弄个热锅子吃,边煮边吃,身上都能给吃热了”

一听要吃酸菜热锅子。

乡亲们顿时激动坏了!

“早前就听说这玩意儿了,不过咱也不会弄,多亏七巧心思活,咱要跟着享口福喽。”老李头笑得直抹嘴。

铜盆是从仙泉居拿回来的,底下有两层,夹层里可以放热炭。

不多时,在炭火的作用下,铜盆里便咕嘟嘟地冒泡,散发出猪肉酸菜的香气了!

乡亲们再也忍不住馋,抄起筷子,不停往碗里夹得可欢乐。

一顿热锅子吃下来,大伙既觉新奇,又饱了肚子,嘴巴都吃得油光锃亮。

散席后,冯氏就把余下的猪肉分了,又留下几个妇人,一灌血肠,做猪皮冻,到时再挨家送一些!

院子里,众人说说笑笑,洋溢着一片喜气。

小糯宝披着粉嫩小袄,像个小“街溜子”,挨个妇人怀里搂一搂,坐一坐,惹得大伙都抢着亲她。

不过这时,小糯宝一扭头,却发现二嫂面带失落,还有些心不在焉,连菜铲子都拿反了。

第344章 糯宝出主意

作为贴心小棉袄,小糯宝觉出有事,顾不上再玩闹。

这就伸出胖手,对着冯氏捅咕一下,“娘,你快看二嫂~”

收到闺女的悄悄话,冯氏转身一瞧,果然,老二媳妇是不大对。

想着是不是这两日,光顾着给大儿媳高兴,让她受冷落了,冯氏赶忙过来问了一嘴。

李七巧听罢直想笑,不过倒也感激婆婆,能这般照顾她们情绪。

她脸红摇头,“娘,你这是想哪儿去了,当我是三岁小孩抢玩具啊,大嫂可算把冬哥儿生下了,我为她高兴还来不及呢。”

“那你这是?”冯氏凑近问。

李七巧又低落起来,这才道出,“还不是为了给仙泉居,上新菜的事儿。”

“这几日我照着菜谱子,试做着新菜,主料都还好说,可副料总缺一两味绿叶菜蔬做辅,咱北地大冷天的,哪来的新鲜菜,试来试去,食材难凑齐,终究不美。”李七巧叹气道。

毕竟,萧老太给的谱子上,都是精细佳肴,是最能拿得上台面的。

所需食材当然奢华,每道少说得四五样肉、菜来做,但凡少了一样,那都不算讲究。

知道李七巧在做菜上面,可是个“较真”的,容不得糊弄着来。

冯氏这才了然,“难怪呢,娘看你钻研多日,可除了个豆腐皮包子外,其他菜食的上新,却总一再推迟,原来是为了这个。”

小糯宝趴在娘腿上听着,眼睛暗自眨巴。

心里也跟着痒痒得厉害。

其实新鲜菜蔬、果子什么的,她供品里明明是有的。

可无奈娘总不让拿,毕竟,大冬天冒出太多菜啊果啊的,自家吃吃也就罢了。

但要是拿去仙泉居,让客人们瞧见,定是要被好奇来处。

三两句糊弄不过去,再解释不清,那便惹人疑心了。

小糯宝不想看二嫂失落,可又没有法子,只好踩着虎头棉鞋,跑到东厢房,去看大嫂和小冬哥儿了。

本想在东厢房寻点趣儿,却不想,孙春雪刚给冬哥儿喂饱。

也不知是不是补得太好,孙春雪的“粮食”充盈得很,喂完了冬哥儿,两袋“粮食”还剩一袋没动,让她难受得很。

正好见糯宝来了,孙春雪衣襟都不合,就朝小糯宝笑出板牙。

“糯宝,快来,大嫂这有好喝的,你看!”

小糯宝脚下一顿,一抬头,就见孙春雪散开衣裳,指着胸前的“粮食”,直朝自己呲牙乐。

她吓得赶紧捂眼!

等等,她看到大嫂什么了?

来不及应一声,小糯宝就直摆小肉手,扭头就害怕溜了,在空中跑出道虚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