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不哭,糯宝给你擦擦~”
冯氏搂住闺女,不想连累她跟着担心,便想极力憋住泪。
只是小糯宝越帮忙越乱,擦着擦着,都把冯氏的鼻涕给抹进了嘴里。
惹得冯氏实在哭不下去,赶忙呸呸吐了两下,又气得点点闺女脑门,“我的个小祖宗,你可还是别折腾娘了,娘不哭了还不成吗,快帮娘一块给你三哥收拾包袱吧。”
就这样,一大一小坐在炕上,渐渐有了几串笑声。
因是要去打仗,好料衣裳都用不上,冯氏便只装了两件里头穿的衫子,一套棉麻料子的外装,方便儿子轻装上阵。
傍晚时分,孙春雪和李七巧也忙活开来,蒸了好几锅馒头、苞米面饼子,留给辽东营路上做干粮。
姜丰年和姜丰虎担心弟弟,俩人都想跟着一道同行,哥仨唠了一整宿,好不容易才被丰泽劝住。
至于丰景和丰苗,他俩也帮了点小忙。
想着从青泉村里正一事,牵扯出窃北暗探,再到长白城战乱,其中事情颇为繁杂,丰泽到了那边定要汇报一番。
丰景正好擅画,于是便拿了画本子,把整个事情画了出来,交给丰泽让他好呈上。
姜丰泽打开一看,不由笑了,“画的还挺清楚,也怪有趣儿的,行,那三哥就拿上,弄不好还真有用。”
只是他把一整个画本子,都给装进了行囊里,忘了上面还有,丰景给小糯宝画的连环画了……
第264章 连环计
翌日清晨,寅时刚过。
远天边才露出一点日光,姜丰泽便和萧兰衣骑上马,要去带辽东营的兄弟们出发了。
姜家人站在家门口,反复叮嘱,抱了又抱,这才舍得收回目光,望着他俩并肩离开。
村里人得知丰泽动身,也有不少前来相送。
只是等刘婆子娘俩,紧赶慢赶跑过来时,丰泽他们早就走出二里地了。
“人呢?姜三哥他们,不会是已经出发了吧?”菊娇赖着被窝,好不容易才被她娘叫醒。
村里人聚在姜家门口,正迎着朝霞唠闲嗑。
见她们娘俩才来,老张头啃着素饼子打趣,“都啥时候了,人家丰泽当然早就过去了,你俩咋来这么迟,不会是菊娇又犯懒起不来吧。”
乡亲们一听,都不由大笑起来,全村都知菊娇是个懒姑娘。
菊娇被说中了,红着脸不吭声,只瞅着村口方向惋惜撅嘴。
乡亲们又说笑了几句,这才回家扛起农具,下地干农活去了。
回家吃过早饭,冯氏给小糯宝擦了嘴巴,又哄着哈欠连连的闺女,进被窝睡个回笼觉。
然后自己便下地穿鞋,要去仙泉居走上一趟。
“眼下客人少了,就住了七八个屋子,老二媳妇你不用忙,生腌也不必做了,在家守着糯宝和春哥儿吧,娘去看一看就行。”
李七巧点头应声,这就拿起针线和绣布,打算绣个花样好给糯宝做鞋面。
冯氏这边出了大门,刚要往仙泉居去。
不想这时就看见两个萧府家丁,正风尘仆仆赶回村里。
冯氏不由诧异,这便连忙跟上。
记得他们二人,是不久前送春娘回京的,怎的眼下过了这许多天,才回来复命,别是出了岔子就好。
而这会子,萧老太太已经睡醒,刚刚用过饭食,正在梳髻上妆呢。
她坐在榻上,手里持着只金镶翡翠凤头簪,目光朝门外瞥了一眼。
“你俩就在门外回话吧。”
“春娘可是送回了府上,料理掉了没有?”
两个家丁隔着屋门,屈身恭谨道,“回老夫人,我们送着春姨娘回府时,她扑在老爷的脚下哭得死去活来,又不停磕头,所以老爷心软了,一开始根本不舍得要她性命。”
萧老太太撇起嘴角,毫不觉得意外,“哼,我那倒霉儿子就这德行,最是招架不住这些狐媚子!”
萧夫人端着妆匣,担心得顿了一下。
不过萧老太却拍了拍她,一副淡定自若的样子,又对门外道,“继续说下去。”
两个家丁不免笑了,“只是老爷虽然不舍,可还好您有成算,让我们提前去找了那方家小儿子,假装是春娘派去的人,约他夜半偷偷在咱府后门等着。”
“那方姓小子是个蠢蛋,不仅真真去了,而且刚到就被我俩给逮住,丢进了春姨娘的院子,等老爷听到动静赶过去时,正好撞见他扒着春姨娘的门窗,在同她说话呢。”
“老爷当时就误会了,以为是他们二人还敢偷情,气得肺都要炸。当晚就命人拿着板子,活生生打死了春姨娘,也给姓方的揍了一顿!”家丁说得眉飞色舞。
听了这话,萧老太太满意眯眼,黑白分明的眸子里,流露出一抹老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