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奴这就去备马车。”管家只能无奈应下。
……
京城那边的诡计之风,还未吹到大柳村来。
姜家人的日子照旧过得红火。
整日不是下地卖萝卜,就是去新地那边打理,累了便泡个温泉,忙碌中倒也不乏惬意。
眼看就要开业,小糯宝很是兴奋,日日都跑来看上一眼。
新地的景色美如画,小家伙捧着小肉脸,看得星星眼,想象着将来宾客不绝、家里钱袋子哗啦啦的场面,便高兴得能窜好几个高。
午后,难得有片阴云遮挡。
燥热中多了些许阴凉,让人呼吸都觉得畅快,身上也不黏腻了。
姜家人正把铺盖被褥、锅碗瓢盆,往新地这几处宅院里送,算是把最后一点准备也给齐活了。
村长和几个乡亲吃完晌饭,此时都笑呵呵的,过来溜达,顺便给姜家道贺,又问了开业后此处可想好了名字。
“原来那个叫福善堂,我寻思着,名字就不改了,一道也叫福善堂得了。”冯氏倒图省事。
小糯宝忙抓住娘的衣角,摇摇脑袋瓜:“娘,不要不要,得重起一个!”
眼下布置了这番美景,又有温泉相伴,若还只叫福善堂,未免太过老迈,又俗套了。
小糯宝绞尽脑汁,想琢磨出个好名,只是书到用时恨没读啊,她小脑袋都快想破了,也没半点头绪,只能耷拉着小脸叹口气。
乡亲们看她抓心挠肝的小模样,都忍不住觉得可爱,直跟着想笑。
冯氏捏捏闺女脸蛋,笑着安抚:“不急不急,回头问问萧公子,或是韦院长的意见吧,这起名字的事,还得读书人来。”
小糯宝小腿一蹬,搂住娘脖,这就急着回家去找萧兰衣。
不过这时,不远处忽然走来几个身影,正试探地靠近。
众人聊得尽兴,一时没留意,直到听见声音才惊讶回头。
“村长?是咱村长不。”
“俺们家回来了,村长!”
村长闻声转身,看到来人后,诧异得举起烟斗子挠了挠头。
“……王家的?你们一家咋回村了?”村长愣了一下。
只见已经离开村子,搬到城里住的王大喜一家五口,眼下不知为何,居然忽然回来了。
王家老小灰头土脸的,像是落了难般,背着铺盖卷和行囊,脸上尴尬笑着。
“是啊,这不想乡亲们了吗,还是咱村里好啊。”王大喜点头道。
冯氏见是他们,也很是意外,这王家,是姜家原来旧屋时的邻居。
去年搬进城里,起初还没告诉乡亲,直到后来才传回消息,说是去跟亲戚做大生意挣钱去了。
说起来,姜家新地盖时,还占用了王家一小块地,好在村长出面给买了下来。
那王大喜夫妇俩神情讪讪,挤出笑来,和乡亲挨个问好。
不过很快,他们的注意力,就被眼前美轮美奂的新地吸引。
“想不到,才离开大半年,咱村子里的变化竟这么大,村长,这是啥地方!”王大喜看得两眼直愣神。
倒是他媳妇柳氏,早早认出来了:“呀!这不就是山脚下,原来那块大荒地吗。”
对了,他们家可还有一小块农田,就开荒在此处呢!
第181章 得亏给买下了
“山脚下的荒地?”
王大喜听了,险些不敢认!
他揉了揉眼睛,才看清远处的山脉,吃惊得直咽唾沫。
想着去年,他们一家搬走时,此处还是荒凉可凄,除了杂草啥都没有。
而眼下,不仅多了六处新宅,还有了竹林水塘、鸟语花香之景,简直就是大变样,也难怪他方才认不出了。
王大喜还不知此处是姜家的,喘口粗气,忙问道。
“村长,咱村咋张罗出这么块宝地,这是干啥用的?可是咱村自己的吗?”
村长还在纳闷,王家在城里好好的,为啥突然回来。
他有些走神,就随口应道:“此处在咱们村子,不是自己人的难不成还能是外人的?这是用来做生意的,你们刚回,不知道罢了。”
确实,王家自打搬去城里,便不再和乡亲们来往,对大柳村所发生的事,自然是一无所知。
一听是做生意,王大喜和柳氏都眼光大亮,还以为是全村集体,要一起来做这生意!
毕竟,此处建造一看就花费不小,没个几百两银子绝下不来。
他们不觉得村里有谁家,能够单独负担得起,便更以为,此处定是大伙一齐凑的。
未等王大喜开口,一旁的柳氏就拍腿乐道:“村长,这里能赚不少银子吧,有这好事,您咋不去告诉我家一声啊?我家也好早些回来帮忙啊。”
村长不由一愣。
“啊?”
“这事跟你家,好像也说不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