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斤?
姜家人不免吃惊。
一下子就要这么多,好大手笔。
韩尚窘迫摸头:“是不是太仓促了,也怪我唐突,来之前不提前招呼一声,若是一时摘不出那么多,先弄个几百斤也行,余下的之后再派人取。”
毕竟这萝卜实在味美,他急着多弄一些,除了送进宫的,还要再拿出些做礼送人,绝对能让人眼前一亮。
冯氏笑着摇头:“倒也不是,拔个萝卜用不了太多时,就是我家没想到韩公子一次能买这么些,你别急,赶在明日前必定给你拔出来。”
韩尚一听,心里可喜。
立马拱手作揖,好生感谢姜家。
采买波斯萝卜,已是宫里连着几年的习惯,若是没有姜家,这般靠谱的农户来种,韩家便只能千里迢迢,从外邦购入了。
从外邦采买,不仅花费巨多,而且容易生变。
往往一趟下来,韩家不仅赚不到银子,弄不好还要把差事办砸,落了埋怨。
所以,眼下姜家给出的萝卜,于韩尚而言很是要紧。
至于这波斯萝卜的收购价,韩尚也打算给姜家厚道些。
“先前给种苗时,咱们说好了一百文一斤,但现下你们种的萝卜,远超出预期,我也不能再按原价给了。”韩尚想了想:“那就翻一番,给到两百文一斤,不知你们可愿意?”
一颗萝卜,差不多就要有一斤左右。
这么算来,几乎等于一个萝卜,就能卖两百文。
姜家人顿时满面惊喜。
冯氏却犹豫了下,她还从没见过,谁家地里的东西能卖这么贵,难免有些不落忍。
她生怕韩尚会吃亏,便摇摇头:“乡下地里的东西不值钱,两百文一斤属实高了,还是按着原来说的,一百文就好了。”
只是冯氏越不贪心,韩尚就格外佩服。
于是他也坚持起来:“你们是不知,这萝卜若是从外邦买入,所需花费,要比这贵上十倍还不止,你们已是帮我省了大钱,这价钱也你家应得的,可不许推辞。”
冯氏一听,这才心安了下来。
她笑着道了几声谢,便招呼着三个儿子,赶紧带上箩筐,去地里拔萝卜吧!
第178章 抢着来干活
一千斤萝卜太多,加之是要送进宫里,不能破了皮相,还得慢慢地拔。
冯氏为了尽快完活,便对姜丰年道:“你去找几个乡亲过来,帮咱家搭把手,尽早弄好给韩公子装上马车,免得耽搁了他明日行程。”
“好嘞娘。”姜丰年脚下飞快,应了声就跑没影了。
等回来时,村长、刘婆子还有杨二他们七八个人,都兴冲冲跟了过来。
“听说那韩公子是个皇商,买走你家萝卜,是要送进宫里去?”村长语气激动地问。
冯氏站在地头,笑得眼睛发亮:“正是了,韩公子还说过几日,有个什么宫宴,到时候要把萝卜奉到宴席上亮相呢。”
一听这话,刘婆子他们都瞪大眼睛,七嘴八舌地围了上来。
村长兴奋得猛跺脚丫子:“这么说,咱们今天拔的萝卜,到最后,都能入皇上和国师的口了?!”
想不到,他们村地里种出来的吃食,有一天竟能飞出村子,成为皇宫的座上宾。
这不仅是姜家的富贵。
也是他们大柳村的荣耀啊!
刘婆子她们都骄傲极了,嘴里一个劲念叨着,颇有与荣有焉的劲儿。
村长更是一高兴,差点被口水呛到,抓着烟锅子咳了几声,脸都笑红了。
得知姜家的萝卜,是拔来给国师和小皇帝吃的,其他乡亲们也都跑过来,抢着要帮姜家弄萝卜。
“咱们这些乡下泥腿子,这辈子能和皇宫沾上关系,可就这么一回了!”
“咱虽去不了京城,但亲手拔的萝卜能进宫,哈哈,那也是够我吹一年的喽。”
“可惜我娘家弟妹还不知道,回头我就告诉她,眼馋死她,让她成天气我。”
乡亲们大声说笑,听得姜家人也都跟着笑出声,心情明媚得很。
午后最是炎热,干起活来也难受,但为了给宫里送萝卜,众人谁都不含糊。
二三十人钻进地里,忙得热火朝天,汗珠子都淌湿了后背。
姜家知道众人辛苦,自是也不能亏待了他们。
冯氏这就叫来儿媳妇,让她们回家多煮几大壶茶,放在边上凉着,好让乡亲们渴了就能有东西喝。
小糯宝怕热茶一时不易降温,索性就翻翻供品,挑出几个大西瓜来。
这时节,最是吃瓜的好时候。
放在井下冰上一刻钟,再一切开,那哇凉哇凉的,吃上一大口别提有多爽。
果然,凉瓜就是比茶水受欢迎。
冯氏刚一把西瓜切好,乡亲们这就吃得狼吞虎咽,瓜皮都丢了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