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1038)

作者:闲人吃茶 阅读记录

“眼下,李清萍已把血瘟带了过去,顾军藏身密集,不日他们定会全体染病。”

“而且,听李清萍所说,顾贼那边本就缺衣少吃,好些小卒子连饭都吃不饱,要是再闹开了疫病,就是一盘散沙,任由咱们踏过去了!”

姜丰泽又继续道,“这还多亏了糯宝出的主意,如此一来,咱们就可不费一兵一卒,便拿到大优势了。”

穆亦寒闻言,眉角微微上扬。

难怪昨晚一回来,小家伙就吵着会给他惊喜,原来,是在此等着呢。

这时,姜丰泽又开口道,“国师大人,眼下,我们的将士已在顾军外围埋伏,待再过上几日,疫病在他们那里爆发了,就可以带上火铳、地雷蛋,前去把他们来个片甲不留了。”

穆亦寒听了这话,却并未露出赞同,而是眯了眯眼。

很快,他抬手伸向衣袖,取出一卷长纸,递给了姜丰泽。

“他们确实该杀,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事未明,你先看看这个再说。”

姜丰泽怔了一下,但还是接了过来,打开来细看。

泛黄的宣纸上,密密麻麻写满的,全是一长串的小字。

姜丰泽凑近了些,这才发现,上面记写的,好像是南省各地每年的粮食产量。

他有些不解,抬头道,“国师大人,这是各地解粮司记收成的吧,咱们看这个做什么?”

穆亦寒看向宣纸,只道,“你再仔细看看,看上面到底是怎么写的。”

姜丰泽只好再垂头,一目三行看了半张纸。

很快,他就发现了不对!

“等等,这上面记的也太夸张了!南省下面一个不过三万人的小城,总共只有两千亩地,竟然产了三万石的粮食!”姜丰泽立刻惊呼出声。

穆亦寒也严肃点头。

没错,这还只是其中一个小城的。

要知道,南纪寻常农户所种的田地,每亩只能产一两百斤粮食,也就是一到两石的收成。

姜丰泽这下子瞪大眼睛,仔仔细细,把上面每个字儿都看了个遍!

他发现,南省几乎每个州城的亩产量,几乎都能达到每亩千斤以上,也就是十石左右。

这几乎,是其他地方的十倍了!

姜丰泽就是出生农家的,这他哪里敢信,忍不住道,“不对,这上面的也太离谱了,莫不是为了账面好看,解粮司故意报的假账?”

可这话一出,连他自己都有些怀疑。

就算要作假,也不可能作这般夸张的啊,那岂不是一眼就被识破了?

穆亦寒眸色漆黑,摇头道,“起初,本座也有此怀疑,直到路上路过几家村落,本座和阿黎亲自去打听了,才知道,南省现在的稻谷,确实能做到每亩产十石。”

得知这般惊人消息,穆亦寒当即找来几个南省小官,一问他们就什么都说了。

这惊人的稻谷产量,并非作假,而且还要从,五六年前说起。

大概六年之前,顾平之为了招募私军,去了粤地和南越一带。

在那边,他误打误撞,看见了一个衣着奇特、说话又奇怪的年轻人。

那年轻人不知为何,虽皮肤白净,双手无茧,但似乎很是了解稻谷。

他一直在路上宣传,说现在的稻谷产量太低,全是农户们自己留种,使得种子越来越低劣的缘故。

此人甚至还扬言说,只要学会杂交,便可培育出更好的稻苗子,粮食也会增产数倍。

其他人听了这般妄悖之言,只当他是吹牛,一笑了之了。

只有顾平之觉得有趣,掏出一大笔银子,把这个年轻人收在麾下,然后让其为自己展示,如何杂交稻谷。

穆亦寒继续说,“后来,那年轻人,还当真有两把刷子,有了不到两年,就培育出新的稻谷苗,次年秋收之时,顾家庄子的粮食,就产了足足多了七八倍。”

“再之后,渐渐的,整个南省都用了这种稻苗,这也难怪,顾家的力量这般增长,想来,就是因为这个缘故。”穆亦寒叹道。。

姜丰泽听得聚精会神。

越听越不可思议。

要知道,粮食就是一个国家的命脉!

要是整个南纪国,都能够用上这种新稻谷苗,长出来的粮食多上十倍,那挨饿的人就大大减少,国力何愁不强!

“国师大人,既然如此,那个会培育新稻谷苗的年轻人呢,现在人在何处?你可把他带回来了吗?”姜丰泽急忙问。

穆亦寒眸心一缩,遗憾地摇摇头。

“三年前,新的稻谷苗成熟了七八分后,顾平之就在南越一带,找了个隐秘之地,远离江南,专门作为新稻谷苗的培育庄子。”

“至于那个年轻人,顾平之担心他的能力再为他人所用,便在新稻苗庄子建成后,就把他给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