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种田从朝九晚五开始(302)

作者:焦点点 阅读记录

杜杏儿话音刚落,现场也有不少附和的声音,她们显然也觉得汪伟应该得到严惩。

“你的意思是?”杜青山问道。

“酒楼虽然是我开了,可我们村里有不少人在酒楼工作,现在兔子的供应非常关键,汪伟毒死兔子,就是要断我酒楼的财路,断打工人的生路。”杜杏儿义正言辞。

原本给人感觉不是那么严重的事情,被杜杏儿这么一渲染,变得异常严重,村民有些被杜杏儿说服了,尤其有些人还在酒楼和养殖场工作。

“所以我认为,此事应当移交官府处理,并且不论结果如何,都要将汪伟一家驱逐出村。”杜杏儿说罢,又看了汪伟一眼,“反正你女儿不是在河集村,不如住到对面去算了。”

要说因为这事驱逐出村,大家多少觉得有些重了。

可现在听到杜杏儿这么一说,有明白过来,人家女儿厉害,嫁到齐家去了,出了村说不定还能攀上齐家的高枝,说不定,汪伟早就发愁没有正当理由去河集村呢。

思及此,村里人也没那么强烈的反对意愿了。

“杜杏儿,”沉默许久,汪伟第一次开口,“你没有权利赶我出村子。”

开玩笑,他现在就是要在三冬村待着才行,否则以后怎么对付杜家。

杜杏儿点头,“你说的不错,不论是我,还是我爷爷,都没有资格直接把你赶出去。”

此刻,杜青山发话了,“依我看,这事还是交给县太爷定夺,至于出村的事,不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

杜杏儿认可杜青山的提议,至于汪伟如何考虑,那就不是她在乎的了。

进过一番讨论,众人最终决定把汪伟绑好,明日一早就去县城,交由县太爷审判。

一个喧闹的晚上总算结束。

因为还要送汪伟去县城的缘故,杜杏儿等人早早就出发了。

余氏颇为遗憾,女儿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连面都没见着,又走了。

邵蓉蓉好一番安慰,余氏的心情才勉强好了一些。

来到县城,杜杏儿一点没耽误,直接把人拉到了县衙门口。

可门口的两名衙役,见到杜杏儿过来,脸上的神色有些复杂。

“两位官差大人,请问县太爷在吗,我是来告官的。”杜杏儿道。

两名衙役也是麻了,又来,这小妇人告官告上瘾了,告人是什么好玩的事不成。

“真是不凑巧,大人还没赴任呢。”其中一名衙役说道。

杜杏儿觉得奇怪,“此话何意?”

她都糊涂了,什么叫还没有赴任,这话听上去有些乖乖的。

两人对杜杏儿也是有些熟悉,态度算是不错,还简单解释了一番。

这下,杜杏儿和林欢都傻眼了,赵勤竟然被调走了。

据说,调令来的急,时间给的紧,赵勤连夜收拾好东西,天不亮就赶去另一地方赴任了。

至于新任的县令,这会儿还没有到任,所以说县衙这几日都是无人值守的状态。

不过这样的话,他们万万不敢跟别人说,万一有人过来闹事怎么办。

可是新县太爷还没到,杜杏儿也无可奈何。

“嫂子,要不咱们等到几天。”林欢建议道。

杜杏儿叹了口气,为今之计,除了等待还能怎么办呢,衙役也不知道新任什么时候能到。

杜杏儿只觉得这事实在不合理,如果是正常的人事调动,应该会让两人有个交接时间,可现在竟然连夜赶路,中间还造成官府没有主事人,难道朝廷就不怕这期间发生什么乱子吗。

“嫂子,车上那人怎么办?”林欢道。

“找个空屋子关起来,等县太爷来了再说。”杜杏儿道。

酒楼的后面,还有几个用来放菜的屋子,总能找得到关人的地方。

后厨的人听说,养殖场的兔子有好些都是被汪伟毒死的,一个个都愤恨不已,每日给汪伟送过去的,都是些剩菜剩饭,甚至有些都馊了。

汪伟虽然小小抗议过,可抗议根本没有用,厨房的大婶没有拿着擀面杖上手打已经不错了。

第228章 新官上任不见人

汪伟在杜氏酒楼里被关了好一阵子,大家看都看烦了,杜杏儿终于得到消息,新任的县太爷到任了。

据尤间得来的情报,这位新任县太爷名叫涂瑞,从京城过来的,祖上是经商的,大概几代下来积攒了一些小钱,所以给后代捐了个官当当。

也就是说,这位置是他花钱买来的。

杜杏儿记得,历史上有些时期确实存在捐官的现象,没想到这个地方也有。

涂瑞此人,不是本地出身,尤间也没有打听到太多详尽的事情。

“闻夫人,这事怎么处理呢?”尤间拿不准主意,他们已经关了汪伟好一阵子,总不能一直这么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