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节 识字课开始的时候,杜杏儿发现学堂里多了很多孩子,原来这些人把自己的孩子或者弟弟妹妹都带来了。
大家的想法都很简单,自己虽然不想学,可对小孩来说是难得的机会,他们也没有条件把孩子送到外面去念书,能让他们在这个学堂里认认字也不错。
因为多了这些孩子,学堂一下子显得拥挤很多,看着这些渴望知识的眼神,杜杏儿忽然觉得自己身上责任重大。
没有谁愿意一直在一个小山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只是他们确实没有别的选择,而现在杜杏儿给了他们多的选择。
没有过问这些人为何还另外带人,杜杏儿开始了课程。
刺绣学堂教人识字的事情在小山村里根本瞒不住,那些当没有去刺绣学堂的后悔不已,但是现在杜杏儿只是教里面的人,他们这些外人也不好意思舔着脸过去要求杜杏儿把他们也带上。
杜杏儿也知道村里羡慕的不止一户,但是她的能力有限,确实没有办法把所有人都覆盖到,不过等到她的资金回笼一些,她也会在村里办个学堂。
杜杏儿的学堂办的有声有色,消息甚至传到了对岸的河集村。
齐家族长齐仁渊把齐闵和找了过来。
“酒楼准备的怎么样了?”齐仁渊问道。
齐闵和恭敬地答道,“基本差不多了,只等杜杏儿那边开业,我们立刻就能跟上。至于她的店,我已经派人盯着,目前还在装修,所有的事情都教给了望春楼的尤掌柜打理。”
“嗯,”齐仁渊对齐闵和的回答还算满意,“听说了吗,三冬村的刺绣学堂开始教人认字了。”
这事齐闵和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这…是几个意思,杜杏儿难道想学我们?”
齐仁渊眯起眼睛,“别觉得这事荒唐,杜杏儿的野心只怕不小,若是我们任由她这么发展下去,难保不会被三冬村超过。”
以往河集村从来都不把三冬村放在眼里,可现在竟然要担心未来会不会被三冬村超过,齐闵和实在有些难以接受,他甚至觉得族长是不是年纪大了想得太多,不过这样的心思他可不敢暴露出来。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杜杏儿发展起来!”齐仁渊道。
“是。”齐闵和应道,虽然他也不知道族长为何对杜杏儿如此执着,不让杜杏儿发展,不让三冬村发展,难不成背后还有什么更深的原因。
第211章 在村里招人
酒楼的装修开始后不久,尤掌柜专程来了一趟三冬村汇报这段时间的工作成果。
尤掌柜毕竟是白手起家的老掌柜,经验丰富,虽然接手酒楼的时间不长,但事情已经安排的有模有样,而且连厨子也找的差不多了。
“闻夫人,如果按照现在这个进度,不出意外的话,大概下旬就可以开张了。至于开业的日子,我也找大师算过了,说二十日是个好日子,再往后就要等到下个月了。”尤掌柜道。
做生意的都会有些信怪力乱神的东西,杜杏儿也没多说,只道,“既然二十日不错,就那天了。”
其实什么时候开业杜杏儿根本无所谓,她有自己的节奏。
“尤掌柜,咱们这个酒楼定位不同于一般酒楼,所以初期开业的时候,可能生意未必会好,但是不用担心,后面靠着口碑肯定会有翻盘的机会。”杜杏儿道。
这点尤掌柜心里有数,说白了,这酒楼将来大概率是做熟客生意,所以一开始没有客户资源,定然艰难一些,不过困难都是暂时的,不会一直这样下去。
“对了,之前说让我不要急着找服务的人,夫人这边可是已经有了人选?”尤掌柜问道。
杜杏儿点头,她是打算从村里招几个人来,肥水不流外人田。
既然尤掌柜过来,择日不如撞日,杜杏儿决定今天就把酒楼的人选给定下来。
消息一经散播出来,几乎整个村子的人都动心了,有了之前刺绣学堂的例子,大家现在都知道跟着杜杏儿干有吃有喝,而且这次是在县城工作,肯定比在镇上要好。
下午时分,杜杏儿在村头的空地上选人,尤掌柜隔着老远就看到一堆人,笑道,“真是没想到竟然能来这么多。”
尤掌柜总觉得,对于乡下人来说,种地才是最基本的,不一定能招来多少人,却没想到杜杏儿的号召力如此强大。
杜杏儿走到人群中央。
“各位叔叔婶婶,想必大家也听说了,我准备在县城开一家酒楼,需要一些跑堂打杂的,所以这才把大家召集到这里。”
她话音刚落,周围人就道,“我们都知道了,这就不用介绍了,你就说干多久,什么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