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种田从朝九晚五开始(192)

作者:焦点点 阅读记录

不过杜杏儿现在心态很好,一点不觉得需要担心,反而劝起邵蓉蓉,让她不要担心, 想要打开双面绣的市场,她需要的是真正能够沉得下心的学生和人家,那些指望赚快钱的,从来不是她的目标。

实际上村里的大部分人都不理解杜杏儿的做法,渐渐的,有人觉得杜杏儿之所以定下如此苛刻的条件,根本就不是真心想要教大家刺绣的。

说着好听是要给村里人谋福利,其实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一天过去,学堂已经简要地布置出来,而邵蓉蓉那边,一个来报名的都没有。

这样的情形倒是有些出乎杜杏儿的意料,她知道会筛掉一大半人,可没想到竟然一个人都没有了。

这些人也太现实了吧,各家各户那么些人,让女儿出来学个刺绣,家里的活别人就不能分担一点吗,又不多。

还有些女儿多也不愿意,杜杏儿气结,三冬村穷是有原因的,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难怪富不起来。

闻骁靠在门框上,打趣道,“想放弃吗?”

杜杏儿瞥了闻骁一眼,放弃,怎么可能,别说为了一万五的积分,就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她也不可能放弃。

“你上次不是说付家那个二儿子很有天分,我去找他看看。”杜杏儿站起身,拍拍灰尘。

闻骁愣了一下,但笑不语,这个小丫头还挺有韧性。

在村里住了这么长时间,杜杏儿现在对各家的位置基本摸清,她沿着小路找到付家。

此时付家刚刚吃过晚饭,高氏在院子里见到杜杏儿过来,颇为诧异,“杏儿,你怎么突然来了,可吃过了?”

“我吃过了婶子,你们呢,没打扰到你们吧。”杜杏儿道。

“没有,没有,你这是——”高氏有些不解,难不成杜杏儿是为了地的事来的。

“婶子,我是来找付学刚的。”杜杏儿开门见山。

可高氏懵了,磕磕巴巴地说道,“学刚怎么了,是不是说了些不中听的话。”

两个儿子去杜杏儿家的事,高氏也是不久之前才知道的,把人狠狠训了一顿,现在杜杏儿忽然找上门来,高氏忽然有了不好的猜想,两个儿子不是把人给得罪了吧。

“没有的事,婶子,我来是有别的事要说的。”杜杏儿赶忙解释。

高氏这才松了一口气,“屋里坐,我去给你喊他。”

不多时,杜杏儿就在屋子里见到了付学刚,个子比他哥略矮,肤色苍白,看上去有些瘦弱,外貌和名字形成了极大反差。

“你找我?”付学刚在杜杏儿面前坐下。

第144章 六个学生

杜杏儿笑眯眯的,目光游走在付家人身上,很快,她就在高氏的衣领上发现一朵小花,绣的精致小巧,十分可爱。

“我问你个问题,你可要如实答我,你娘衣领上的花是你绣的吗?”杜杏儿盯着付学刚问道。

付学刚颇为诧异,怎么也没想到杜杏儿竟然问他这个。

高氏低头看看自己的衣领,有些不好意思,“学刚他从小身体不好,我跟他爹都忙,家里的针线活都是他做的,但他下田其实也可以的。”

高氏连忙解释,生怕杜杏儿觉得付学刚不像个男人。

“婶子,你不用这么着急,我就是因为这个才来的。”杜杏儿笑道。

听到这话的付学刚心思一动,眼神里不由自主地多了几分期待。

“你们可能也听说了,我准备在村里办一个刺绣学堂,说来惭愧,因为要求学生一天在学堂待四五个时辰,所以到现在一个学生都没招到。”杜杏儿调侃道。

这事付家的人略有耳闻,只是杜杏儿为何找到他家来了。

付家人心思单纯,有什么想法都写在脸上,杜杏儿解释,“我听说您家二儿子的刺绣水平不错,所以特地来问问,他愿不愿意跟我学刺绣。”

付家人谁都没有料到杜杏儿竟然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的,一时间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

“让学刚去学刺绣,”高氏忍不住担忧,“万一村里人知道了…”

在大家的认识里,刺绣都是女人家的事,哪有一个大男人做这些针线活的,村里人知道肯定要笑话。

付学刚的身体不好,本来就不好找媳妇,要是再去学刺绣,保不齐更加让人瞧不上。

“婶子,你听我说。”杜杏儿明白付家人的顾虑,“我知道你们顾虑什么,但在拒绝之前容我说几句。”

“您不愿儿子学刺绣的理由,不是因为怕儿子学不好,实际上您也很清楚,您的二儿子很有天分。”

“之所以犹豫,原因之一,是怕村里人笑话。其实这大可不必,举个例子来说,这做饭大家都觉得是女人的事,对吧,可县城的大酒楼里,大厨都是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