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盛对上那双灿若星辰的眼眸, 恍若世间仅存他们二人, 他挑起盖头的手一颤, 恍惚间自己像是真的成了梁野,能够光明正大地与温砚心许下一生。他心念一动,选择了放纵了自己的爱意,甘愿沉溺在这场短暂的梦里。
[钟盛演技进步好大, 之前他演技挺好的,但是每次演感情戏都像木头一样,这是开窍了?]
[真的哎,我从来没见他眼睛里的爱意这么明显过,难道是苏沉星演得好也把他带入戏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这不是演的……是真情流露……]
……
剧情很快就走到了末尾,温砚心和梁野相视一笑,引爆了船只,与海盗们同归于尽,他们的身影被烈焰吞没时,观众席的呜咽声逐渐蔓延。
此时舞台背后的屏幕一亮,放出了真正的温砚心和梁野的合照,旁边几行简短的小字介绍了他们的生平,观众们这才恍然,原来这场舞台剧,竟是由真实发生的故事改编的。这一刻,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在网络上,都骤然爆发了热烈的讨论。
谢幕后,众人都回到了后台,却见这里不知何时多了两个人,正在和江景明说着什么。年长的那位头发发白,拄着一根拐杖,背脊却挺得很直,年轻些的那位看着也有四十出头,眉眼间沉淀着岁月打磨过的沉稳。
当苏沉星走近时,那位老先生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演得真好……”他声音沙哑,布满皱纹的眼角发红,眼底带着浓重的怀念。
“这是温老先生和他的长子。”江景明见状,立刻朝众人介绍这两人的身份,原来是他们这段时间的“房东”,竟是为了看这场演出,亲自从国外赶了回来。
两人明显对这场演出极为满意,认真地朝所有人都道了谢,简单寒暄之后,那位年轻些的温先生将目光转向苏沉星,面带笑意:“苏先生,刚刚我们听江导说了,剧本很多细节都出自你的想法。”
他说话时,温老先生一直温和地注视着苏沉星,见他只是谦虚答话,脸上也多了几分欣赏:“最后那场烧船的台词,讲得真好……”
“如果我两位父亲尚在人世,一定也会同我一般,为这场演出欣慰不已。”
他顿了顿,目光悠长,像是透过他的身影,看到了几十年前并肩而立的那对青年。
苏沉星心头一颤,喉头轻轻滚动,却什么也没说,只稍稍弯腰致谢。恍惚间,他似乎穿越了数十年的时光,与当年那位风骨铮铮的小少爷隔空相望,始终在心头盘旋的疑虑和质疑,仿佛也在这句夸赞中,悄无声息地瓦解了一角。
……
表演全都结束了,但广场却没有要散场的迹象,几位热情大胆的乡亲们接过话筒,他们的歌声说不上什么技巧,却自带一股淳朴粗旷的味道,混着锣鼓声、笑闹声,一浪接着一浪。
苏沉星拉着周应淮混入了其中,他很喜欢这种热闹的场景,锣鼓喧天,灯火通明,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纯粹真心的笑容,仿佛什么烦恼都被抛在了身后。
他轻盈地随着大家的步伐转圈,跳跃,月光将他脸上的笑意映照得透亮,周应淮紧紧地抓住他的手,生怕他被不小心磕碰到,却也不知不觉地被他的快乐感染,唇角扬起了一个明显的弧度。
好几道视线若有若无地投了过来,一瞬不瞬地望着他,苏沉星却浑然不觉,周应淮将他往怀里一拉,将那些炽热和觊觎的眼神全都拒之于外。
笑闹了好一会儿,一只话筒却穿过层层人潮,递到了苏沉星手上,他接下话筒的一瞬间,人群倏然一静,随即响起了热烈的起哄声。
“唱一个!唱一个!”
苏沉星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庞——
杨阿姨、姥姥、念念、王奶奶、朝夕相处了许久的孩子们、菜市场上那些热情给他递菜的叔叔阿姨……
原来两个月这么短,短到还剩三四天就要结束录制,离开这座小岛,可是又那么长,到足够让每一张面孔都烙□□底。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拂过面颊,苏沉星璨然一笑,握紧了话筒,大大方方地站在了舞台上。
在无数灼灼的目光中,他轻轻启唇,唱出了《渔歌》中最耳熟能详的歌曲,也是少年阿满在海边奔跑时,最爱唱的那首歌。
没有伴奏,纯粹轻灵的人声飘荡在广场上方,一开始,只有零星的几句跟唱,渐渐的,越来越多的声音加入其中,交织成一片温暖的声浪。
[呜呜呜为什么突然感觉好感动,眼睛酸酸的……]
[星星看着真的很高兴,很少见他笑得这么开心,好感谢小渔村里面的每一个人,他们都对星星好好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