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到一岁小福宝,流放生活开挂了(530)

作者:远航的洋 阅读记录

“明白了,明白了,这个方法太好嘞,我们只用把马铃薯收回家里就行嘞。”

万双见大家自己在下面讨论,便示意桂花过来,他刷刷几下,把浆糊刷在墙上,把手里的几张告示贴在墙上。

这些村民九成都不识字,但是总有一两个识字的,识字的人立即被围了起来。

“帮我找一下朱家村,看看朱家村属于哪个片区嘞。”

“帮我看一下下坡村在哪个片区嘞?”

......

万老二起床出来,就看见往日寂静的大门口,此时围满了人,大家都在围着一张告示张望。

“二叔,您起床了,我已经把昨天晚上拟好的计划,贴了出来,大家现在都在按片区找自己村子对应的号。”

万老二也凑过去,看了一眼,但是前面的人太多,他也看不清楚,就没有再往前凑。

接下来的几天,万家就按照万双的主意来执行,效率大大提高了不说,万老二也终于轻松了一些。

由原来的要应对各个村子里来的人,变成了只应对一个片区的管事就行,而万双明面上的工作量确实小了不少,但是对账的活还是少不了。

每个管事来交账的时候,他都要一一核对清楚,人名,数量都核对无误才能入库。

一连收了一个月,马铃薯已经堆不下了,作坊那边两边倒的连轴转,马铃薯残渣每天都一车一车的往晒场上拉。

就像是沈进远说的一样,万老二把马铃薯残渣用低价又卖给了愿意养鸡鸭的百姓。

刚开始大家还有些顾虑,后来万老二就把那些想养的人,让桂花带进院子里,看看自家养的鸡,那些人也萌生了试试的想法。

加上土豆残渣真的不贵,十文钱能买一麻袋,因为那东西晒干后,没啥重量,所以不值钱。

万双的工作量又增加了一个,就是卖马铃薯残渣。

期间,也有人自己偷学制作马铃薯粉,可是这东西太费水,即使能猜出个大概,也没有人愿意尝试。

很多村子吃水都是问题,哪有多余的水来制作马铃薯粉?

也只有万老二家有一口永远不会枯竭的井水,才能这么霍霍。

“金柱啊,你家这井咋,水咋这么旺?我看你们这作坊一天用的水都抵上咱们全村一年的用水量了,你这井咋还没枯嘞?”

金牛也很好奇,他这天没干完活,特意跑到万家围着这口井转了好几圈。

万老二笑道:“我也不知道,当时朱老爷子说,我们家这口井下面是泉眼,我也没多想,现在看来果然是泉眼。”

“我看不止一个泉眼嘞,要不你这水咋一点都不见少?”

金牛稀罕的不得了,要知道边关常年缺水,几百年来,水都是困扰边关百姓的一个难题。

第355章 万双帮万老二想出解决办法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万老二家的马铃薯粉作坊规模已经扩大到了两百人。

因为万老二也没有更好保存马铃薯不变质的方法,所以最保险的就是尽早把马铃薯全都做成马铃薯粉,晒干保存。

但是马铃薯粉做的太多了,万家的粮仓加上二狗子家的粮仓全都堆满了,至今还没有销售的痕迹。

这天吃了早饭,万双找到万老二。

“二叔,咱们家已经堆积了上万斤的马铃薯粉了,你准备咋办?总不能只生产不销售吧?”

万双看着家里堆积如山的马铃薯粉,忧心忡忡。

但是万老二一点都不着急,他看着万双道:“双啊,你不是说男子汉,大丈夫,当先立业后成家吗?二叔现在就给你一个机会,让你成就一番事业的机会,你有没有能力接啊?”

万双不明白万老二到底要说啥,心中虽然带着喜悦和激动,但是还有些茫然。

“二叔,你啥意思?”

“我准备开一个土豆粉店,不对,不止一家,是十家,也有可能是百家,这要看你有多大的能力。”

“土豆粉店?那是什么?和咱们的马铃薯有啥关系?”

万老二的话让万双更加的迷茫了。

“这就是正阳家的那张方子上写的名字,马铃薯粉做出来的粉条,又叫土豆粉,我们就用这个名字,可以混淆视听,让人一时间摸不透土豆粉的真正材料是来源于马铃薯,你觉得二叔这主意咋样?”

万老二想了许久,才决定不改变方子上的内容,直接就用这个取名字,上面加上万福。

万就是万家的姓氏,福是胡正阳的姓氏的谐音,加起来就是万福,这名字吉利。

“我觉得太好了,二叔咋想到的?”万双激动不已。

“二叔,咱们镇子上的铺子里卖的那些砂锅白色粉条状的吃食,不会就是您说的土豆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