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抱歉,是我吓到你啦,不要咬我好不好呀。”季月槐向小白狗笑眯眯地道歉。
季月槐看它毛茸茸的,又白净可爱,喜欢的不得了,想蹲下身摸摸它的头,可定睛一看,却惊讶地捂住了自己的嘴。
刚才光线昏暗,瞧不真切,近了一看,才发现这小白狗不是假的潦草,是真的潦草,字面意义上的潦草。
它全身都是用毛笔细细勾勒出来的,圆溜溜的小鼻头和黑乎乎的两只眼睛,是三处墨水团子,栩栩如生。
只是,还缺了一只耳朵没画完呢,笔触到额头就暂停了,似乎画者撂下笔,匆匆离去。
季月槐摸摸自己腰侧的铃铛——没动,小狗并非邪祟。
接着,他想到了什么,便小心翼翼捧起那白瓷罐,只见罐底刻着飘洒自如的四字行书:来福千古。
来福?
季月槐的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莫非这小白狗,就是传说中的动物灵?
众所周知,小狗有聪慧的,也有笨笨的。
甚至,有的笨到自己已经离开人世间了,都不知道,仍然以灵魄的形式回去找主人撒娇,摇尾巴汪汪叫,当它意识到主人看不见听不着自己时,才会心甘情愿的进入轮回,期待来世相逢。
所以,会不会是这小狗死后,久久未能寻得主人,不知道自己已逝,所以才以灵魄的形式附在画上,苦苦等待?
季月槐认真地思索,他试探着叫了声:“来福?”
水墨小狗听了,歪了歪小脑袋,兴奋地转圈圈,就差开口说话了。
原来你就是来福呀。
季月槐想,真是有福气的宝宝,主人一定很爱你,将你的骨灰给珍藏起来,也不忌讳阴气犯冲,就这样放在屋里,日夜相伴。
小狗转圈完,继续咬着季月槐的腿,将他拖到了阁楼,季月槐顺着它的心意,乖乖跟着。
推开阁楼的推门,斑驳掉灰的墙壁上,一幅八尺斗方的写意画映入眼帘。
“真美啊……”季月槐不禁感叹,“来福,这是你主人的画作么?”
只见宣纸上挥洒着如黛远山,风雅的青绿层层叠叠晕染开来,右下寥寥几笔勾画出一处幽静的院落,非常类似此处的建筑。
只是这院落里,什么活物都没有,少了几分生机。
“嗷呜~”
来福骄傲地扬了扬小脑袋。
看来此画的作者,就是来福的主人了。
不过,季月槐没注意到,小狗来福没有停下脚步,仍然在拽着他向前,还没来得及反应,瞬息之间,阁楼周围的景象竟也如同水墨般晕染开来。
意识短暂地空白,再等季月槐回过神来,发现自己似乎正身处画中的院落。
紫藤如璎珞般低垂,碎金似的日光洒在青苔之上,屋檐下悬着铜铃,无风不动。
院内的石桌上摆着行至一半的棋局——院落里肯定有人住着,只是暂时离开了。
我这是,入画了?
季月槐低头,却发现了两只脏兮兮的毛爪子,和毛茸茸的小胸脯。
想开口询问,却发现说不出话,只能呜呜地哀鸣,蓦然,自己眼前一阵眩晕,天旋地转后,倒在了地上。
季月槐无法通感,但他揣测,来福此时应该是生病了,一路流浪,跌跌撞撞地误入此地。
季月槐想,来福是将自己拉入它的回忆里了。
第13章
来福颤颤巍巍地哀鸣着,小尾巴有气无力地摇了摇,由于沾上了水塘里的泥浆,摆动的格外沉重。
不知趴了多久,院门终于被推开,一位鹤发苍颜的老人拄着拐走近,用拐杖点了点来福。
来福虚弱地摇了摇尾巴。
然后,来福就被带回了屋里。迷迷糊糊中,温热的水流浸泡全身,被洗的干干净净,又被放阳光下晒肚皮,伤口也被包扎好了。
于是,三天过去,在呼噜呼噜吃完一盆子烧肉拌米饭后,来福终于又活蹦乱跳起来,它昂首挺胸地走在老人身边,为他护法。
季月槐很快发现,这慈眉善目的好心老人,似乎是个哑巴。
他总乐呵呵地与人下棋,走好棋了就抚须大笑,输了就摇头叹息,和村头的老人家没什么两样。
来福爱趴在金灿灿的落叶堆里玩耍,老人则是日复一日地晨起练功,或者是静心打坐。一人一狗,和谐融洽。
老人在山庄里的地位应该很高,三不五时会有弟子们来拜见,但都留不久,大部分时间都是清净的。
季月槐想,这也不能怪弟子们,师傅不讲话,自己闷头讲话讲不了太久,可以理解。
这天,院门被推开,来福抬头看,映入眼帘的是身着锦衣华服的两个小少爷。
大的约莫十岁,小的只有五六岁这样。长相相似,大概是兄弟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