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看母亲一脸兴致勃勃的样子,他也没说扫兴的话,顺从的穿上新衣。
姜淑华为他拉平衣摆,左右看了看,满意的点头,“不错,刚好合身的,不用改了。”
让周大强将衣服脱下来,又道:“那杨氏约了明天未时初带着程家母女来咱们家,你到时候啊要提前出去接一接,可得给人留个好印象,知道不?”
周大强有些无奈,“娘,我又不是小孩子,这些事情哪还用得着你提醒的。只是那程家的闺女我听说年岁不大,还没嫁人呢,和我这样一个鳏夫相看,是不是委屈了人家小姑娘?”
“胡说!”姜淑华板起了脸,“我儿一表人才,我们家在这桥连镇上也是殷实的人家,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嫁进来,可不许你这么说自己。”
在母亲的眼里,自己的儿子自然是千好万好的,哪里能被别人嫌弃。
周大强见老母亲不高兴了,自然不敢再提,转移话题道:“是,是儿子胡说了,娘你别生气,明天我一定好好打扮,保管叫那程家闺女一见就倾心。”
见儿子这样打诨,姜淑华脸色舒缓下来,笑着嗔了他一眼,“油嘴滑舌,明天在人家面前可要稳重些。”
周家母子这边说着明天相看的事,程家那边刘大花也在给自己女儿挑选明天相看要穿的衣裳。
第73章 漏雨补修措施
刘大花拿着一件桃红的长裙在程家丽身上比划,满脸的喜气洋洋,“我儿样貌这般好,穿什么都好看,这条裙子可是娘花了半两银子去镇上找裁缝做的呢,正好配你。”
程家丽摸着这软滑明显比她往日穿着更好的布料,很是满意,她将衣服套上,鲜亮的颜色衬得如花的姑娘更加娇美。
床上还放着几朵崭新的绢花,刘大花取了一朵海棠的给女儿戴在头上,细细端详了一番更是喜笑颜开,“我儿这般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姿容,可真是便宜了那周家的。”
程家丽对自己的容貌一向自负,但婚嫁上的事到底也是存了女儿家的几分娇羞,略微羞涩地低头娇嗔:“娘,你说什么呢?”
“我哪有说错,这样的美人儿那周家的要是看不上,岂非是瞎了狗眼。”刘大花一脸的理所当然,又满怀欣慰地拉着女儿的手,“嫁到了周家,那你以后就是城里的阔太太了,也不枉费我从小如珠如宝地把你养大,只要你过得好,娘也就放心了。”
回想这么些年母亲对自己的疼宠,程家丽也是心有动容,回握住她的手,双眼含泪道:“母亲您对女儿的好,女儿是一辈子都记得的,娘你放心,等我嫁去了周家,定也将娘接过去好好享几天清福。”
见女儿这么懂事有孝心,刘大花感动得双眼婆娑,一个劲道:“好孩子!好孩子!”
母女俩这边说得情真意切,仿佛嫁入周家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
郭喜安收摊后,记挂着家里屋顶漏雨的事情,四处打听后买了一块极大的,人家用来撑摊子作棚顶的那种油布,打算拿回去盖在屋顶上。
目前家里是没那个实力翻修房子的,可也不能每次下雨就像昨天晚上一样,况且五月之后,这雨水天气会越来越多,不想想办法的话家里就没法住人了。
买好了油布,又去猪肉摊上称了两斤五花肉,郭喜安便带着大丫准备回家。
今天倒是赶巧,张大头也来得早,她们一出镇子就坐上了牛车,回到村里时间还早。
家里郭喜春已经把院子靠鸡圈那边的一块地开了出来,郭喜安一进去院子,便闻到一股腐烂的烂泥巴气味,寻着气味过去才发现,是郭喜春嫌弃才开出来的这块地太贫瘠,到村里小河边上的烂水塘里掏了许多淤泥运来盖在上面,说是可以增肥用,这才搞得院子里臭气熏天的。
“这能行吗?”郭喜安捂着鼻子,很是怀疑。
郭喜春一边还把运来的淤泥倒在土地上,一边道:“怎么不能行,这烂水沟里的黑泥最有营养了,种菜种瓜都好活,今天盖上晒一晒,明天再翻一翻就能撒菜种了。”
“可这也太臭了!”郭喜安嫌弃。
郭喜春横了她一眼,“这有什么臭的,你啥时候这娇气了?以后种了菜还得泼粪呢。”
这时候的肥料除了粪也没有其他的了,猪粪人粪是农家种庄稼的最好肥料,她们家没有养猪,那泼的粪只能是她们自己产的了。
一想到那个画面,郭喜安脸色发绿,开始有点后悔在院子里开菜园了。
郭喜春见她这纠结的样子,噗嗤一笑,也不逗她了,“行了,瞧你那样,家里那点粪村尾的地里都不够用呢,我还能拿来泼院里这块?这烂水沟的黑土已经够肥了,不用再施什么肥,以后就是缺肥了,撒些草肥就是,瞧把你吓得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