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管家以前在忠辅王手下,也是见过不少大场面的,对如今的局势也察觉不妙,没有多问,领命下去了。
安排好事宜,郭喜安这才面色上露出些痛苦,这几日许是忧思太甚,她总觉得肚子有些不太舒服,扶着常月的手坐下,稍休息了会儿,又吩咐道:
“把两位公子的东西先搬来我院里,这几日,让向佑向泽都住在我这边。”
常月点头应下,很快吩咐人去向佑向泽兄弟俩的院子里收拾。
向佑向泽这几日都察觉到府里变化的气氛,下人们严肃又带着忐忑的严肃,所有人仿佛都绷紧了神经。
听到娘亲让他们搬去惟意轩,两人也没有多问。
到了惟意轩,见着两个孩子,郭喜安勉强露出一笑,道:“这几日,京城有些不太平,刺杀上吉使臣的刺客还没有抓到,你们还是先和娘亲住一个院子,也方便照看。”
向佑抬起头来,出人意料道:“刺杀上吉使臣的,不是已经被下牢狱的忠辅王吗?”
郭喜安脸色一变,看向伺候两个孩子的两个小厮。
两个小厮吓得跪倒在地,“夫人饶命,我们什么都没有和小公子们说啊!”
向泽上前拉着郭喜安的手道:“娘,你不用瞒我们,外面已经满大街的传开了,王爷伯伯变成了刺杀元凶,王府被围,我们府里突然戒严,是因为我们家和王爷伯伯交好吗?”
不想让两个孩子和自己一样提心吊胆,郭喜安便一直瞒着他们,没有和他们说过这些事,但她忘了,向佑向泽本就不是那个四五岁的小孩,又经历会试一事,两人的心智早已成熟许多,只不过也知道娘亲是想保护他们,他们也不想让娘亲担心,这才佯装不知。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向佑向泽也不想让娘亲一人担着所有事,他们想和娘亲一起,共同面对抵抗。
郭喜安看着两个孩子平静又坚定的眼神,叹了口气,“王爷不是刺客元凶!”
向佑点头,“但是天下人都说他是!”
郭喜安默然,孩子们比她想的更要敏锐,不需要解释什么,陶老说的对,她不该老是把他们当成小孩子的。
向泽捏了捏拳头,有些忿忿又带着担心,“王爷伯伯会被定罪吗?”
向泽对那位平易近人的王爷伯伯感官一直很好,从他们母子入京,忠辅王府是第一家对他们释放善意的人家。
王爷伯伯还给他送了弓箭和马匹,他随着父亲去军营的时候,遇到王爷伯伯,他还主动教过他骑马,向泽私心里是很喜欢王爷伯伯的。
第643章 质问
王妃娘娘人也很好,知道他喜欢吃好吃的,经常会让人给他送好吃的茶果和点心来。
向泽不相信王爷伯伯这么好的人会干坏事。
对于两个孩子的询问,郭喜安终究是什么都没说,只拉着他们的手道:“事情还未真正判决,一切都还有转机,我们更不能因为担心和慌乱自乱阵脚,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好我们自己,等你们父亲安全回京,我们才能帮上王爷他们的忙。”
.......
刑部大牢,忠辅王安静的靠墙而坐,他面前摆放在一张案几,上面放着认罪书,他已经被关在刑部大牢五天了,这五天以来,刑部官员轮番上阵,每天都是劝他签字画押认罪。
而他只有一句话,便是要见皇帝。
刑部官员们拿他没有办法,便是入了狱,他也是大盛的王爷,战功赫赫的忠辅王,没有人敢对他动刑。
夜深,踢踢踏踏的脚步声响起,在死寂一般的大牢深处,十分明显突兀。
忠辅王盘坐于地上,闭目假寐,并未受到影响。
两个狱卒领着一人到了关押他的牢房门口,一阵铁链的响声后,铁锁被打开,一名穿着绛紫色太监服的宫人进来,朝忠辅王微微行礼道:“王爷,陛下有请!”
忠辅王睁开眼睛,面前的太监并不陌生,是老皇帝身边伺候了几十年的李公公,他的脸色没有什么表情,只点了点头道:“父皇终于肯见我了!”
李公公垂着头,没有接话。
忠辅王也不在意,一手撑地站起身来,率先大步往外,丢下一句:“走吧!”
守在门外的狱卒面面相觑,照理说像忠辅王这样的重犯,便是面圣也要有官差押送,见那李公公面无异色也不说话,两个狱卒还是聪明的垂下头去不说话。
深夜,皇宫里较白日的金碧辉煌,昏暗了不少。
自老皇帝养病以来,乾清宫一到戌时,便早早的熄灯,今日却是一反常态,乾清宫里虽人影寥寥,伺候的宫人不见几个,却点着烛火,书房里更是灯火通明。
忠辅王进入乾清宫,又在宫人的通禀下进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