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娘亲烤的肉饼,特意嘱咐了他们今天就要吃完,他可不能浪费娘亲的心意。
听到他还敢辩解,刘大人又瞪了他一眼,才继续往前走开,他是考场的主考官,长时间站在一个考生的考舍前可不合适。
刘大人虽然走开,心里却有些累,觉得这孩子也不完全想他们口中说的那样稳重乖巧!
......
三天的考试时间,说短不短,说长其实也不长,这三天的时间里,贡院的大部分考生一日比一日的不修边幅,一些已经披头散发,目光或是癫狂又或是呆滞。
等到第一场考试结束的鼓声响起,郭喜安他们早就等在了贡院外边,看着考生们一个接一个地从贡院里出来,每一个都满脸菜色,和第一天进去时候的意气风发完全是判若两人。
看着那些年长的考生尚且如此,郭喜安就更担心自家的那两个孩子了。
满心焦急中,终于看到人群中的一个小小身影。
向佑先出来了考场,郭喜安和陶老立马迎了过去。
仔细一看,郭喜安却有些意外,和同出考场的那些考生相比,向佑倒是整洁许多,精气神瞧着也不错,看到郭喜安他眼睛一亮,还小跑着过来:“娘,先生!”
郭喜安顺手接过他手中的考篮,一脸关切道:“怎么样,身体可还受得住?”
向佑展颜一笑:“娘,我好着呢,没事!”
正说着,向泽也从里面出来了,和向佑相比,一向比自己哥哥身体壮实的向泽倒显得更虚弱了些,小脸有些发白,走路都有些虚浮的样子。
郭喜安吓了一跳,赶紧上前去扶他,多的也不问,带着两个孩子回到租住的小院,热水是早就烧好的,先让他们泡了个热水澡,等他们泡完澡出来,热饭热菜已经摆在了桌上。
吃完了晚饭,向佑还有精力看会儿书,向泽却是回了房间倒头就睡,直看得郭喜安心疼不已。
好好休息了这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又得进贡院考第二场。
......
三场考试,考生们每场考出来的状态都是越来越萎靡,直到最后一场考完,更是有不少学子是被搀扶着走出考场大门的。
便是第一次考试结束后状态不错的向佑,在九天考试全部结束后,脸上的血色都少了不少。
向泽更是整个人都瘦了一圈,那下巴都尖了起来,虽然还能强撑着自己走出考场,可那摇摇晃晃的样子,让郭喜安着实心疼担心不已,不顾他的反对,当即将人一路背回小院,以防万一,又请来了个大夫过来诊断一番,确认只是疲劳过度,没有大碍,郭喜安才松了口气。
乡试考完之后,郭喜安他们没有急着回家,而是让两个孩子先好好休息了几天,等到向佑向泽恢复了精气神,才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乡试的结果得一个月后才能出来,时间太长,一直待在县里等没必要。
第554章 解元
乡试结束,学子们是可以放松了,但负责考试的各位官员却是忙碌了起来,除了皇帝指派的两位主、副主考官外,协助监考和批卷的还有其他官员。
但凡是负责批阅考卷的官员,在批改卷子的几天时间里,都是封闭在贡院不得进出,直到批卷结束,才可以出入。
等所有的考卷都批阅完毕,所有的考官们会齐聚一堂,将中试的考卷取出来,当众将中举考卷的考生姓名揭开,也就是俗称的“揭晓”。
考官们在阅卷的时候,是看不到自己批改试卷的考生姓名的,这就杜绝了很多作弊的可能。
这开卷揭晓写榜的工作自然用不上各位考官大人亲自出手,赵大人和刘大人稳坐上首,听着中举考生的姓名一一被念了出来,
“第二十八名,怀乡村高慈。”
“二十七名,阳安县孙启。”
“二十六名,阳安县孟之州。”
......
唱名的文吏高声念出中举学子的姓名,而负责写榜的小官则一笔一划地将中举人的名字写到榜单上去。
眼看揭晓的名字就快念到前二十名,还没有听到程家兄弟的名字,刘大人握着茶杯的手一点点收紧,心也不自觉地跟着提了起来。
正抓心挠肺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名字终于被念起:“第十七名,向阳村程向泽!”
刘大人握着茶杯的手松了松,差点忍不住长舒一口气,险险稳住了表情,心内却是大大松了一口气,作为弟弟的向泽都能考上,那功课更好的哥哥也该是没问题的。
刘大人总算放轻松了一些,端起茶杯浅啜了一口茶水!
旁边的赵大人将他脸上的细微表情都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移开目光,重新看向前方揭晓唱名写榜的人,面上还是一派的轻柔淡和,眼里的光却有些意味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