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家博上前拱手对他行了一礼,“先前晚辈念着家里病患伤情严重,这才着急赶路,多有怠慢之处,还请您老多多包涵!”
魏大夫这一路上可是受了不少罪,要说没有埋怨是不可能的,可昨夜亲眼看到了病人的紧急情况,这会儿程家博又诚心诚意的致歉,一大家子对他又是恭恭敬敬的,他便是再有气,这会儿也烟消云散了。
魏大夫摆了摆手,“行了行了,我也晓得你们的不容易,好在现在人是救回来了,也为我老头子再添一分功德,都是好事!”
“魏大夫妙手仁心,救死扶伤不知挽救了多少生命,自是功德无量的。”
年纪大了,就爱听些吉利话,郭喜安的这话正好说到了魏大夫的心坎上,他当即笑眯眯地看向郭喜安:“小丫头倒是会说话!”
郭喜安对他一笑:“您老辛苦了,今天我多做了几道小菜,也不知道合不合您的胃口?您先入座吧?”
魏大夫往桌上一看,嗬!这哪是几道小菜啊,满满一大桌子的菜色琳琅满目,他都快看不过来了。
先前进屋就闻着香气了,这会儿再看到这满满一大桌的好菜,本就空空的肚子就更饿了,当即也不客气,很快入了座。
待魏大夫坐下后,郭喜安他们一家才相继落座。
程家博提起酒杯,“魏老大夫,要不要饮上一杯,这是今年新酿的梅子酒,酒香不烈。”
“那自然是要来上一杯的!”魏大夫笑容满面地递过自己的酒杯。
一杯饮尽,他舒服地砸了砸嘴里的酒香,感兴趣地看向一桌子的好菜。
为了表达自己一家的感激,郭喜安的这顿晚饭可是做得十分用心,清蒸鲈鱼、八宝鸭、酸甜可口的糖醋里脊、糯而不烂的东坡肉和够麻够辣的辣子鸡等等。
除了常规的鸡鸭鱼肉,她还特意做了许多外面吃不到的特色美食,首选就是还没普及开的胡芋,做了一道干锅胡芋片,变蛋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这一餐,吃得魏大夫是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他身为医者,本是十分注重养生的,平常自制力也不错,讲究食之七八分饱即可,今天却在这一桌的美食下破功,吃撑了肚子!
第400章 说破
魏大夫在郭家一住就是一个多月,从刚开始的不情不愿,到现在他都有些舍不得走了,这一个多月以来,郭喜安是每天换着花样的给他做好吃的,把他的嘴都养刁了。
而且这期间他和陶老认识后,两个老头的脾性竟然十分合得来,每天空闲时间谈天说地,再在棋场上切磋几把,越相处越让两人有惺惺相惜之感,这更让魏大夫舍不得离开。
其实早在半个月以前,朱重的伤势在他的调养下,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只需要按医嘱静养即可,无需他这个大夫时刻守着。
可他一时舍不得美食好友,归期一拖再拖,直到自家儿子找上门来。
魏大夫的儿子魏智是个孝顺的,心疼自家老父亲年纪大了,又见他这次出诊一个多月了还迟迟未归,在家里再也坐不住了,这不就直接找上门来。
儿子都上门来接人了,魏大夫也不好再拖延,收拾收拾便要准备随儿子回家。
到魏大夫离开这天,郭喜安他们一大家子都聚在一起为他送行,连陶老也特意赶来为他这个认识时间虽短,却极为投缘的朋友送别。
陶老还把自己平日最喜欢的那套云子棋送给魏大夫做礼物。
“我与魏兄相识时间虽不长,却比相处多年的老友更为投机,恨不与君早相逢,秉烛夜谈天下事。”
魏大夫亦是一脸动容地执着他的手,“知音难觅,此次能与陶兄相识,实在是一大美事,陶兄日后若是到了阳安县,可一定要到舍下做客。”
“一定一定!”
两位老者在前依依惜别,郭喜安整理着送给魏大夫他们带回去的东西。
这么一段时间的相处,郭喜安是摸清了,这魏大夫某些方面还真是和陶老像得很,难怪他们两个能相处得这么投机。
和陶老一样,这位魏大夫也是爱吃的,多亏了他,朱大哥才能转危为安,郭喜安对他是打从心底的感激,这谢礼自然也是备得足足的。
除了自家做的那些特色点心,还有些当地的特色吃食,能带的郭喜安都准备了不少让魏大夫他们一并带上,当然,除了这些吃食特产,郭喜安还封上一份厚厚的诊金送上。
朱重在曹康的搀扶下也特意出来送行,他的伤势恢复得很好,早就能下床了,现在已经能小范围的自由活动,只是养了这么久的伤,人消瘦了不少,看着还有些虚弱憔悴。
他来到魏大夫的面前,郑重地朝他拱手弯腰行礼致谢:“朱某的这条命,多亏了魏大夫的抢救,大恩大德永世难忘。”